疫情以來老玩子已經快三年沒回國,真是應驗了回不去的是故鄉!思鄉之情不只是思念故鄉的一土一木,親朋好友,還有故鄉的一飯一湯。



為了滿足土生中國胃,超市自然而然成了在新加坡去的最多的地方。買點食材做一頓小時候媽媽味道的飯菜估計是遙寄鄉思最好的方式。
以前這些故鄉的味道只有去牛車水,裕華國貨才能得到的體驗,如今竟然去趟家附近的超市就能輕而易舉的到手。超市到底有啥魔力竟然能讓我們這些土生中國人百去不厭?
你麻辣了嗎
自從中國美食特別是火鍋逐漸占領了全世界,麻辣已經成了中國味道的頭部ICON。

麻辣零食,麻辣香鍋佐料,麻辣火鍋佐料已經是超市稀鬆平常的物品。麻辣烹飪佐料就像咖喱對於印度菜,任何食材只需麻辣佐料一放,一頓正宗的麻辣大餐就能新鮮出鍋。




曾經讓我們羨慕的宵夜之王--小龍蝦也能在超市輕而易舉的找到。

水果中的戰鬥機
水果也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2013年我剛到新加坡時,超市通常只有一種CHINA FUJI,價格是所有蘋果中最低的,2新以內可以買5個,味道嘛自然是和價格成正比。以前亞洲高品質的水果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都被日本壟斷了!如今,中國蘋果已經成為水果中的價格和顏值擔當,吃起來肉厚水多酸甜適中,非要說個缺點出來就是太貴!


中國和其他國家產區蘋果大對比




能實現中國水果自由的都不是一般人!
奶製品占位成功
奶製品區域曾經是澳洲一統天下,近幾年中國產酸奶也爭得了一席之位。


要知道曾經發生過奶粉,奶源污染一系列事件後,中國奶製品一度處在讓全世界人民談奶色變的尷尬境地,如今能夠挺直腰杆站在這個貨架上,付出的是無以計量的努力。
米麵雜糧平分秋色
為了能一解海外同胞的思鄉之胃,中國食品企業真是操碎了心,手工餃子,油條,應有盡有。


想當初老玩子為了吃到正宗的油條可是專門跑到Maxwell Food Centre才得償心愿。如今去趟超市就能在早上來一頓標準中式「不健康早餐」,喝上一杯豆漿,啃上一根酥脆冒油的油條,開起小紅點熱氣騰騰的一天。
除了非必要食品,在每天都離不開的米麵雜糧區也可以明晃晃的看到中國製造。

初來新加坡時,最不習慣的就是米飯。看著這裡滿眼的泰國米,還是懷念那種Q彈粘牙的中國米口感。中國人眼裡顆顆晶瑩剔透,粘密飽滿的才是一碗好飯。如今這碗飯早已不是奢侈,不用費心找替代,直接就可以買到優質產區的中國米,遠在家鄉的父老鄉親們再也不用擔心我們餓肚子啦!

中國產大米依然是價格當擔
優等生是中國
不僅僅存在超市,中國元素已經更多的存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吃穿住行到醫療高科技。這不僅僅是中國新移民越來越多帶來的便捷,也是中國從曾經的低端基礎製造到現在高端高品質轉型成功的體現,超市裡的展示架像極了優等生的表彰會,只有經過嚴格篩選的好產品才有資格在這裡被顧客挑選。這也讓新加坡同胞們滿滿的思鄉情得以慰籍,並為故鄉的強大感到驕傲。

曾今出國是開眼界,
現在去中國才叫漲見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