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對人造鑽石接受度提高 珠寶商:需求近年翻倍增長

本地消費者對人造鑽石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受訪珠寶商說需求近年翻倍增長。業者指出,在實驗室製造的人造或合成鑽石,價格比天然鑽石低至少三成,用肉眼也無法區別兩者。
這顆100克拉祖母綠切割的合成鑽石售價約6萬元,如果是天然鑽石,價格估計超過3000萬元。這家本地珠寶業者約九年前推出在實驗室製造的高純度合成鑽石。這款鑽石經過測試且獲得認證,屬於真鑽。消費者購買時也會取得鑑定證書。業者說顧客主要是25歲到38歲的千禧一代。
珠寶公司創辦人許開玲表示:「他們是非傳統類型的顧客族群,有情侶也有個人。他們一般上注重可持續性,社會責任和鑽石背後的科技。」
這家連鎖珠寶行在2019年推出合成鑽石。現在有超過一半的顧客會選擇這類鑽石。
連鎖珠寶行總經理劉尹琪表示:「同樣的預算消費者能夠購買一顆品質更高、更大的鑽石。除了普通圓鑽,消費者也能夠擁有異形鑽石,如公主方形、橢圓形的,還有現在我們也推出了彩鑽,如粉色和藍色鑽石。」
受訪珠寶專家指出,消費者在挑選鑽石時應考慮自己的需求。
新加坡金鑽珠寶商會會員事務主任遠東珠寶學院董事鄭昆明表示:「你的價值觀是什麼?你相信的是什麼?一些人喜歡合成鑽石是因為他們來自高科技領域。合成鑽石和天然鑽石看起來是一樣的。唯一能分辨的方法就是將它送到實驗室,讓我們用先進的器材來檢驗。當你購買鑽石時,一定要要求證書並檢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