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絨加東女校(Tanjong Katong Girls』 School)

陳振聲表示,擴展科目編班到這三所學校使校方可以招收更多不同程度的學生,包括主要修讀G2科目的學生,學生也能從這些不同的課程中受惠。

根據教育部提供的資料,這三所學校到時將招收修讀G2課程為主的中一學生,讓他們在混合級任班內,通過提供G2或G3課程,將他們的學習定製化。G2和G3課程程度相等於目前的普通學術和快捷源流水平。
明年
約90所學校,也就是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學,將實施科目編班全面計劃,當中包括今年加入計劃的31所中學,其餘學校則將在後年加入。
教育部將探討提高同屆生終身大學就讀率
教育部將探討提高同屆生終身大學就讀率的可能性,為民眾提供更多提升技能的機會。

「學校的教育部」須成為「人生的教育部」
教育部長陳振聲表示,當局將採取終身學習的思路,為不同背景的所有民眾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提供支持,讓他們達到最高潛能,部長表示,教育制度是社會契約的重要支柱,「學校的教育部」(MOE for schools),必須成為「人生的教育部」(MOE for life)。

教育部長陳振聲說,在未來經濟中,員工和公司將面臨更大的干擾和更快的技能淘汰。那些擁有相關技能並能利用新科技的人將得益最多。
他表示,我們需要在終身不斷學習上認真加緊努力。當局將通過對技能更新的重大投資,支援國人實現職業韌性(career resilience)和就業流動性(job mobility)。這與當局在新加坡年輕人身上投下的初入職資格的投資同樣重要,這也將成為同國人簽訂的社會契約的一個重要支柱,那就是「我們對每個新加坡人的投資不僅僅是在學校,而是在整個人生中。」

根據教育部提供的資料,同屆生終身大學就讀率指的是獲得教育部資助的學位課程名額的學生比例。目前的CPR在50%左右,其中40%是為初級學院和理工學院的應屆畢業生提供的,剩餘10%是為在職成年人提供的名額。

陳振聲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將工作和學習穿插在整個人生中,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確保民眾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願望不斷提升技能。這與當局在經濟轉型方面的主要努力相吻合。
同屆生終生就讀
提高同屆生終身大學就讀率,將為在職成年人提供更多機會,讓他們在人生的適當階段考獲學位,並支持我國經濟的關鍵增長領域。
加強和改造高等教育和培訓生態系統
教育部長陳振聲表示,我們必須加強和改造高等教育和培訓的生態系統,以讓每一位民眾都能終身學習,不斷掌握新技能。

教育部長陳振聲說:「我們必須全面審視成人學習者的可獲取和所需的不同類型支援,以幫助每個新加坡人通過終生更新技能來提高他們的職業韌性。為了支持這些努力,我們需要加強和改造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和培訓生態系統。」

陳振聲透露,教育部、貿工部、人力部和財政部正在探討如何為需要接受再培訓的40到50歲的民眾,提供結構性支持。
他表示,當局將加快培訓的轉型,以更好地滿足成人學習者的需求,並利用科技讓每個人都能隨時隨地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

當局也將通過同公司、貿易協會和商會,以及公會建立新的夥伴關係,改進接觸這些學習者的方式,支持他們在追求職業目標時提升技能。
實現條件
要實現這些目標,高等學府、培訓機構和僱主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其中,高等學府必須為國人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
成人學習者人數預計會進一步增加
新加坡高等學府培訓的成人學習者已從2018年的約16萬5000人增加到2020年的34萬5000人,人數增長超過一倍,而這個人數預計還會進一步增加。為了滿足更多不同的成人學習者,高等學府需更新其課程。

陳振聲說,這意味著要改進教學法,或者說成人教育要利用科技使學習變得容易實現,變得簡單易行,並在他們現有的技能基礎上進行學習。
成人學習
新躍社科大學的靈活、單元化和應用課程,加上在線課程,就很好地滿足了成人學習者的需求。而新加坡理工大學全新的以技能為基礎的職場學習途徑(Competency-Based Workplace Learning Pathway)則把學生之前工作所累積的技能也算入學分中,把大學帶入職場。
高等學府可通過三方面同行業保持聯繫
陳振聲表示,我們也必須加強鞏固高等學府和行業之間的關係,行業和勞動隊伍轉型必須齊頭並進。
高等學府可通過三方面同行業保持聯繫,這包括:提供更多職場學習機會、確保師資掌握與行業相關的知識和能力,以及共同展開研發與創新項目。

教育部政務部長孫雪玲也表示,當局將努力加強我國的教育體系,為學生奠定堅實基礎,同時激發好奇心,以推動他們終身學習。
「在學校里,我們會協助學生髮掘各自的優點,培養面向未來的能力,同時具備愛國意識。校外,我們提供了一個完善的生態體系,讓他們投入延續教育和培訓。我們將從每年給三萬到四萬名學生提供培訓,擴展到每年為三十萬到四十萬名員工『重新裝備』。」
教育部為多重殘疾學生成立新的特需學校
教育部將同新加坡腦性麻痹聯盟合作,在西部為患有多重殘疾的學生成立新學校。

這將是新加坡第二所專為多重殘疾學生設立的公立特需學校,第一所設在巴西立。學校將招收年齡7到18歲,患有至少兩種殘疾,且可能有健康問題的學生。
學校目標
學校提供的課程內容著重培養學生的生活技能和獨立能力,同時教導學生掌握職業技能。
新學校將招收在感官、認知或肢體方面,面對至少兩種障礙的少年,並為有中度到高度支持需求的人提供計劃,確保他們掌握技能,今後能獨立生活。教育部也將持續擴大特需教育教師隊伍。

另外,教育部政務部長孫雪玲說,當局早前宣布為自閉症孩童設立三所公立特需學校。其中,聖安德烈博育學校已在今年1月投入運作。學校的永久校舍將設在南華中學旁邊,可錄取500名小學生,以及350名中學或職業教育學生。
目前,共有22所特需學校。
來源:8世界
P.S 如果有新加坡留學申請的相關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