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官宣

2020年01月22日   •   2萬次閱讀

2020年新年伊始,很多在新加坡工作拿工作準證的小夥伴感覺到一絲寒意!

今年新加坡的外勞政策又收緊了……

本月初,關於申請EP准證的公平考量框架(FairConsiderationFramework)相關內容更新了針對違反規定的情況全面提高了行政處罰違規企業將被判刑和罰款!如果違反相關規定僱主將在12個月內無法申請新的EP工作準證對於更嚴重的情況禁止期限最長為24個月。

其實大家都知道,EP不受配額的影響,但導致審核不斷嚴格的原因就是人力部的優先考慮新加坡本地人政策的影響。

2014年,新加坡人力部推出公平考量框架,確保僱主在聘請外籍員工前要保證一個原則,那就是優先考慮當地人。

截至2018年,勞資政公平與良好僱傭聯盟共接獲約2000起違反公平僱傭原則的投訴。新加坡當局展開調查後,對680起採取行動,其中280起的僱主被禁止雇用外籍員工,被禁用外籍員工的僱主大約有一半涉及國籍偏見。

然而,總有一些人喜歡搞事情……

近幾日,一家名為Ti2 Logistics的物流運輸公司正式被法庭起訴,被指在為一名企業發展經理提交就業准證(EP)申請時,向新加坡人力部(MOM)作出虛假陳述。

根據控狀,該公司稱曾面試過新加坡公民,並公平地考慮過應聘者,但事實上該公司並沒有這麼做。

而且該公司在聘請客戶經理時,同樣沒遵守公平考量框架的要求,刊登了與職位無關的內容。調查發現,該公司的客戶經理其實已經有別的人選,並不想考慮別人,他們發布招聘廣告只是形式而已!

目前該公司因此被禁雇用外籍員工24個月!

該案件將於2月4日過堂,一旦罪名成立,僱主和公司高層可面對監禁最長兩年,或罰款最高2萬元,或兩者兼施。

該物流公司也成為新加坡首個因虛報公平考慮應聘者信息,而被提控的僱主。其他公司也要以此為戒,千萬不要違反新加坡的公平僱傭原則。

之前人力部長楊莉明就有提及,在政府監視名單上有610家公司有「不公平的雇用問題」。大概意思就是在同等條件下沒有優先聘用新加坡人,其中260家的問題已經解決。之後她在財政部預算會議中發表講話時表示,會繼續進行FCF公平計劃。

FCF公平計劃

2014年實施:8月起,為外籍員工申請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的僱主,要先打廣告!

除非得到當局豁免,否則都必須在全國職位庫刊登14天的廣告,吸引新加坡籍求職者。

而且僱主要保證公平錄用,敷衍了事可能被取消新聘外籍雇員資格。

2018年升級:7月升級過一次,主要在兩個方面

適用範圍:豁免企業員工總數從不超過25人降至不超過10人。

適用月薪頂限:從1萬2000提高到1萬5000新幣。

另外在2020年1月(也就是現在),人力部為了起到更強的威懾作用,也加強了FCF公平計劃。

除了新的工作準證申請外取消資格的範圍已擴大到已有EP准證的續簽由於大多數工作準證的期限為兩到三年因此對於12個月的取消資格意味著不能更新近三分之一到一半的現有工作準證。

可謂是不遵守規則,全公司外國人遭殃!

對於獲得了24個月的禁令的公司,將不能續簽所有工作準證,並且公司不用新的外國工人。此外人力部將起訴,犯錯的僱主,或作出虛假聲明的當事者會考慮所有相關的關鍵人員。

其實,很多人稱2020年是新加坡工作準證降溫截點。昨天起,外勞政策早已收緊過一波。

如今,楊莉明部長表示,公平考量框架實施超過五年,多數僱主已適應有關條例,職場歧視情況也大大改善,因此是時候加強對付「少數以為強制刊登招聘廣告只是做做樣子的僱主。這是對任何形式的職場歧視發揮更大的阻嚇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發出促進職場平等的明確信號。」

新的懲罰制度的出台,外籍人士想在新加坡找到工作更是難上加難了!

小夥伴們,你們怎麼看新加坡的這項舉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