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檔次的提高,帶來的直觀變化就是中國人變得愛旅遊了。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客源國家,每年都會輸出大量的國人到不同地區旅遊,所以目前在全國各地看到中國人其實一點也不稀奇。而細數中國遊客的海外目的地中。東南亞一直是比較熱門的一個地區。尤其是當中的新加坡這個國家,每年也都會接待不少的國人遊客。


新加坡經濟發達,是一個華人為主體的島國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位於馬六甲海峽的南口位置,隔著新加坡海峽和進度尼西亞的民丹島有輪渡聯繫,土地面積並不大,僅有719.1平方公里,由新加坡主島和其他六十多個島嶼組成。自從1965年的時候獨立,最終經過多年努力重新煥發求得生存,最終成為了亞洲一個已開發國家。可以說新加坡的發展歷史是充滿艱辛和苦楚的,不過如今已經算是苦盡甘來,生活條件十分優越。再加上這裡有著7成華人的緣故,很多國人都喜歡來到這裡旅遊。不過國人在旅遊完新加坡後也經常有著疑問,就比如很多人不解,明明新加坡有著七成華人,為何當地不將漢語作為工作語言呢?

新加坡7成華人,為何不將漢語作為工作語言?三個原因一針見血
新加坡的人口組成以華人為主,不可否認的是,華人為主體的國家,漢語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同馬來語,泰米爾語和英語同級,但是在工作語言上,英語一直都是新加坡唯一承認的語言,它帶來的是英語更加貼近人們,更加普及的情況。所以關於漢語是不是應該作為工作語言也時常被討論。事實上這個問題在新加坡建國的時候就已經被提出,也得到了著名華人李光耀的解釋,在他的解釋中,有三個原因就註定了新加坡不會將漢語作為工作語言,原因就是因為漢語的弊端太多,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1,民族團結
事實上雖然華人的人口占據了新加坡總人口的七成以上,但依舊還約有3成左右的印度人和馬來人,所以在他的解釋中,如果將一個民族的語言作為工作語言,勢必會引來其他民族的不滿,而新加坡建國的時候又充滿變數,為了民族團結,漢語不可能作為新加坡的工作語言,只能作為官方語言。

2,漢語太難學
第二點原因來自於漢語本身。漢語是一個單音節語言,擁有多樣的詞組搭配和意思表達,這是一個很成熟的語言,但可惜就在於它真的太難學。漢語的書寫和表達的困難被全世界公認,即便是新加坡擁有7成以上的華人,實際上懂得運用漢語的也並不多,就是他本人也是在後面花了50年的時間學習,但始終只能運用,學不到精通。所以如果將漢語作為工作語言,會加大了新加坡人的學習壓力,不可否認因為歷史原因,英語遠比漢語,在新加坡更加普及。

3,經濟發展
新加坡作為歷史不悠久的移民國家,曾長期在國際上尋求對接和承認,同時如何發展經濟也是這裡的一大難題。所以為了更好地和世界對接,他們選擇將英語作為工作語言。在他的解釋中,雖然認可中國承擔了新加坡GDP的20%,但其餘的80%來自英國,澳大利亞和美國這樣的英語國家,所以選擇將英語作為工作語言,遠比將漢語作為工作語言獲利更多。


而這就是長久以來漢語不作為新加坡工作語言的主要原因。不過這樣的解釋也並非沒有贏得所有人的認可,因為很多人認為漢語更能夠承擔工作任務。不知道你如何評價這件事呢?你覺得漢語適合做新加坡的工作語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