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危機還沒結束,復工復學後,家長們的神經崩得很緊,孩子一點不舒服都緊張得要命!沒想到,昨天(6月11日)就有學校託管中心出現了集體食物中毒事件。

由萊佛士託管中心經營的兩家學生託管中心,共有114名學生及職員出現腸胃炎狀症狀。受影響的兩所學校是盛港豐原小學和後港新民小學。
當中有6人是職員。豐原小學約100名學生受到影響。新民小學共有8名學生受影響。不過暫時沒有人需要住院治療。

昨天下午家長們就收到了校方通知有關腸胃炎的事故,部分家長說儘管自己的孩子沒有受到影響,但接到消息後,還是比平日更早到學校接孩子,同時也會觀察孩子的情況。
一名家長表示:「一收到校方的通知,我就趕到學校,儘量早一點接孩子,擔心當然是會擔心,所以在回家之後就會留意,有沒有發燒或是跑去廁所之類的情況。」
萊佛士學生託管中心也表示,已向所有受影響的學生提供協助,包括醫藥費上的援助。同時中心也隨即安排另一家食品業者,為學生準備午餐。

學生領餐示意圖
與此同時,所有員工也將會進行糞便檢測,食品樣本檢測結果估計需要7到10天。一些受影響學生,在家長的同意下,也自願進行糞便測驗。食品局今天早上檢查了食物供應商的廚房,同時採集了一些樣本。並與衛生局聯手展開調查。
雖然目前有一半的學生已經恢復並返校,但仍有部分學生前往診所求診,大部分出現發燒和腹瀉情況。又與新冠症狀相似,導致一些家長非常擔憂。
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狀
新加坡常年夏季,氣候炎熱、潮濕,適合細菌、微生物繁殖,食物易發生腐敗和變質。兒童的消化系統尚不成熟,局部抗感染能力較差,加之生長發育快,胃腸道負擔重,稍有不慎,就容易患病。
食物中毒發病特徵如下:
1,吃完東西後,(可能幾分鐘,也可能幾個小時後)突然出現腹痛、上吐下瀉等胃腸道急性症狀,來時特別兇猛。
2,發病範圍與食物分布呈一致性,比如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吃過的人都發病,沒有吃過的人就沒有事情,沒人繼續再吃就不會有新的病號產生。這就是為什麼新聞里報道食物中毒事件,往往都會說某學校食堂、某飯店出現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了。

食物中毒後該怎麼辦?
兒童患了輕度急性胃腸炎,家長的首要任務是補充水分,預防脫水。
口服補液鹽是最經濟、最便捷、最有效的補液方法。可以到guardian、屈臣氏等藥店直接購買袋裝補液鹽,也可以自制: 家長們可以在家中自己製作,在500毫升米湯中,加入1.75克的食鹽(約半啤酒瓶蓋)和20克的葡萄糖。
如果症狀並未減輕,則應及時就醫,或撥打急救電話995。
疫情期間,食品局已制定相關監管措施並嚴格執行,而食品業者也必須盡責,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若公眾發現食物衛生問題導致不適。 可撥打投訴電話:1800 226 22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