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可攜式和可穿戴式接觸跟蹤設備或TraceTogether令牌將於6月下半月交付。
6月8日,智慧國家計劃的負責人Vivian Balakrishnan宣布了這一消息。
他說,這些設備的運行和功能「與TraceTogether移動應用程式在智慧型手機上的運行方式完全相同」。
維維安曾在6月5日的國會上表示,政府正在開發一種可攜式可穿戴式接觸跟蹤設備,
該設備將實現與TraceTogether相同的目的,但不需要智慧型手機。

(圖片來源網絡)
在周一與記者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他反覆重申過分擔心侵犯隱私的行為:「因此,在這裡,
我需要強調,反覆強調,這不是跟蹤工具。它不是電子標籤,因為一些網際網路評論對此感到擔憂。
特別是在技術上,該設備上沒有GPS晶片。甚至沒有任何網際網路或行動電話連接。
他說,如果沒有GPS晶片,該設備將無法追蹤個人的位置和運動。
如果沒有Internet連接,「在沒有用戶參與和同意的情況下」也不會「上傳」數據。
Vivian說,該設備僅能捕獲TraceProgether應用之類的藍牙接近度數據。
他說:「數據永遠不會離開設備或電話。已加密。它最多可以存儲25天,並會自動刪除。」
僅當個人被診斷出患有Covid-19時,衛生部(MOH)才能訪問該數據。

(圖片來源網絡)
他補充說,即使那樣,「只有非常有限的有限的聯繫追蹤者團隊」才能訪問數據,
以重建活動圖,從而識別出患者可能已經進行的所有互動。
「值得強調的是,沒有一個大型的,大型的集中式資料庫。
實際上,數據是在電話和設備上分散和加密的,只有在數據為正的情況下才上傳。
Vivian還說。我想再次強調,沒有電子標籤。沒有地理位置跟蹤。這僅用於藍牙接近度數據,僅用於聯繫人跟蹤。
Vivian還向公眾保證,上傳的數據受公共部門數據安全建議的保護,審核委員會將對此進行監督。
將進行審核以確保不會發生數據泄漏。
有關官員也受《官方機密法》的保護。
維維安說,這種平衡是在維護公共健康和維護個人隱私之間。

(圖片來源網絡)
請記住,最終真正考驗是我們是否可以縮短從識別患者或密切接觸到隔離的時間,
降低這種流行病的有效繁殖數量,
還可以使人們確信我們正在取得平衡在保護公眾健康和保護個人隱私之間進行合作,
他說「我相信有可能同時保護這兩者,我們將以公開透明的方式來做到這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