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新加坡——為何如此令人嚮往

2021年02月01日   •   2萬次閱讀

亞洲禮儀文化研究中心

提到新加坡,相信大多數人腦海中就會浮現乾淨整潔的街道、仿佛置身森林的綠化環境、有條不紊的交通秩序、客氣禮貌的言語舉止、對華人友好的態度.......仿佛「新加坡」三個字就對應著禮儀、乾淨、秩序等等詞語。事實上,在「花園城市」風景如畫的天際線之下,熱鬧繁華的國際大都會背後,新加坡還蘊含著太多豐富美妙的價值內涵。關於新加坡,你最感興趣的問題都將在下文揭曉答案哦!

花園城市

新加坡何以如此乾淨

一、得天獨厚的的氣候。這個城市島國並非只有一座島嶼,而是由63座島組成,而且這些島嶼幾乎都位於赤道上,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全年炎熱多雨。而且雨往往是短時間的暴雨,每一場大雨都像是給新加坡這個彈丸小國沖澡,洗刷了城市裡每一個角落。這種氣候對於公共場所的沖刷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這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二、嚴格的環境管控。新加坡實行嚴刑峻法,是名副其實的罰款之都,隨處塗鴉、亂扔垃圾、喂食小動物......等等行為都會面臨罰款,不文明行為將得到嚴厲懲罰。因此,政府對環境管控的嚴格也促成了新加坡乾淨整潔的城市面貌。

三、國民素質與志願服務意識高。在新加坡的街道上,最常見到的一類人群就是志願者,他們為新加坡社會默默奉獻。在繁華的街道上,在寂靜的海灘邊,總會見到幾個人或者一群人彎著腰板在撿垃圾,他們不是清潔工,他們只是義工或路人或者學生。甚至每到周末會有以家庭為單位的一群人組成一個團隊,帶著孩子一邊徒步一邊撿垃圾,既能運動又有教育意義。新加坡的本地學校也會發起這樣的義工活動或課外活動,這似乎已經變成了新加坡本地教育文化的一部分。

東南亞大都會

為何竟由華人組成

從亞洲50強城市綜合排名中看,新加坡常年位居前五,在東南亞範圍內更是名副其實的實力第一。新加坡是由馬來人開埠的,而目前卻有75%的華人組成,這是為什麼呢?

在明朝時期,特別是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引發了中國第一次移民的高峰。中國有很多船員和漁民呆在了馬六甲(馬來西亞)一帶,他們的後代開始在此繁衍生息。

以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一個聯邦國家,被稱作馬來亞。後來在1965年,因為當時馬來亞首相不滿意李光耀的政見,率先宣布新加坡脫離馬來亞聯邦。8月9日,新加坡被動地宣布獨立。

因為新加坡為華人統治地區。華人在新加坡的權益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所以又引發了大批華人從馬來亞的馬六甲,柔佛等地遷入新加坡,逐漸地,新加坡的華人就占大部分了。

文明獅城

多元傳統從何而來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國家。

在長達百年的社會流動與融合中,作為港口的新加坡見證了形形色色的理念與各種各樣的種族。上世紀70年代,隨著一些西方價值觀的進入,新加坡社會以家庭為中心的東方傳統觀念受到了強烈衝擊,為此,新加坡政府在全國開展了一場持久的反對西化的「文化再生」運動,號召新加坡人要保持發揚儒家傳統道德。然而多元的外來文化一旦來過就會留下痕跡,新加坡也漸漸變得多元起來。最終,西方價值觀、東南亞生活方式等等元素都被以宗族為中心的華人傳統價值觀吸納與融合。在新加坡,你能看到在寺廟前莊嚴肅穆膜拜的人,也常見到繁華都市中前衛開放的少男少女。傳統精神與現代理念在這裡交織融合,形成了現如今新加坡的價值觀。

可以說,新加坡共同價值觀的建構,集聚了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價值共識和核心精神,既繼承了中華儒家倫理,又吸收了馬來族、印度族和其他種族的文化精髓,還借鑑了西方文明中的有益元素。共同價值觀的確立,使新加坡的凝聚力大大增強,在國家振興、社會治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加坡有一些獨特的禮儀風俗,初次到訪可要了解哦~

進門請脫鞋:很多新加坡人在家裡都不穿鞋。如果你有要去拜訪新加坡人家裡的話,最好是脫掉鞋子再進去吧!

拜訪禮儀:和新加坡的印度人或馬來人吃飯時,注意不要用左手。談話時,避免談論政治和宗教。

見面禮儀:新加坡人待人處世彬彬有禮,與客人見面時,在交際場合一般都施握手禮,與東方人相見也行鞠躬禮,佛教徒與客人相見也行合十禮。男女之間握手較為恰當的方式是等婦女先伸出手來,男士再行握手。而馬來人則先用雙手互相接觸,再收回來的手放到自己的胸部。

左側通行:新加坡汽車駕駛座都在右邊,而司機在馬路上都會靠左行駛,與中國的靠右行駛完全不同。

特殊忌諱:由於新加坡居民中華僑多,人們對色彩想像力很強,一般對紅、綠、藍色很受歡迎,視紫色、黑色為不吉利,黑、白、黃為禁忌色,數字禁忌4、7、8、13、37和69。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5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