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舍才有得
時光拉回到17年前...... 2003年我非常幸運地收到了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在很多人看來能夠去亞洲頂尖大學去繼續深造是多麼令人羨慕的機會啊,但是對於當時的我來說辭去工作選擇全職去讀書卻是一個讓我猶豫了很久的決定。

我還清楚地記得住在一起的室友曾經打趣地說,「你都這麼大的年紀了還讀什麼書讀啥研究生,老老實實找個妞結婚生娃算了吧」。

最後經過反覆的考慮我還是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想挑戰一下自己。
差一點點就放棄
一旦開始上課之後,才知道這研究生的課程比自己想像的要困難的多。首先是語言關,前幾周的課程幾乎很多時候是坐在教室里像聽天書似的,雖然在新加坡工作的前三年我開始自學英文,看英文報紙讀英文小說,特地找不會說華文的馬來人印度人聊天,但是這遠遠不夠。
上課幾乎完全聽不懂,以前在國內上大學時學的化學周期表可是中文的,更何況是10年前就離開校園了,之後在南京國有企業的業餘生活不是在麻將桌上就是在去麻將桌的路上,現在突然搖身一變要做個努力學習的好學生,簡直是無法想像啊!

中文版的元素周期表

英文版的元素周期表
給我們上課的老師里有洋人教授也有新加坡人和中國人,我覺得最困難的就是聽新加坡老師的課,課堂上幾乎聽不懂新加坡腔調的英文(Singlish), 可謂無助加絕望。

面對困難我開始有了放棄繼續攻讀研究生的想法,於是打電話給在上海的姐姐求助,我說我感覺可能搞不定這個學位了,我姐聽了之後給我分析了目前的現狀和處境,也給了一些建議,不過至今為止仍然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最後的那句,「搞不定你也要想盡一切辦法搞定」 。

勤能補拙
於是我開始每天像上班打卡一樣學習,把學習當作工作,每天早上當圖書館一開門時我就去報到並找一個安靜的角落,複習前一天老師教的內容,看一遍也許只能看懂20%,那就再重新看一遍,有的時候甚至看上三到五遍。現在對國大的中文圖書館還是很懷戀。
為了緩解讀書學習的壓力,我開始跑步,剛開始時跑上1千米就氣喘吁吁,只能跑一會兒走一會再跑,但是貴在堅持,這跑步的習慣一直堅持到現在,現在跑完5公里沒有感覺。同時也為了勒緊褲腰帶狠狠心把抽了十年的煙也給戒了。
信心是可以後天培養的
第一學期有一門課是《水化學》即Water Chemistry, 這個洋人教授的課很風趣幽默,能把化學裡的概念生動有趣地加以解釋,當第一次考試成績公布時我偷偷瞄了一眼周圍的學生,發覺那些我認為比我聰明很多倍的學生成績都不如我時, 我的信心陡然倍增,也讓我更加相信勤能補拙笨鳥先飛的道理。雖然在新加坡搬家很多次,卻還是捨不得丟掉這本已經發黃的課本,因為我覺得是一本對於我來說意義非同一般的書。

我曾經在補習課上和我的部分學生分享過這段經歷,目的是想告訴我的這些學生朋友們,所有在讀書求學期間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其實都是給自己磨練的機會, 一定要在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的過程中不斷戰勝自己並磨練自己的意志力,不斷成長和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