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新加坡旅遊,最恨的是自己沒有鐵胃,因為新加坡真的有太多美食了!
無論是耳熟能詳的新加坡美食,如:海南雞飯與肉骨茶,或是在國內少見的叻沙與辣螃蟹,都是去新加坡旅遊一定要試試看的必吃美食!
在新加坡你可以花30多元吃到米其林一星餐廳!如此親民的價格恐怕也只有這裡才可以做到!
以下每間餐廳默默答都有寫介紹文章,點入每間餐廳的「懶人包」都可以連入單篇文章,看更詳細的介紹與更多的餐廳照片喔^^

1.
松發肉骨茶

來到新加坡,怎麼能夠不喝肉骨茶?米其林推薦的松發肉骨茶「Song Fa Bak Kut Teh」是在新加坡當地相當知名的肉骨茶店,目前新加坡已經有10家分店。
總店在克拉碼頭,為了吃上一頓正宗肉骨茶,專門去的人每天都不少。

一般的排骨肉骨茶一份7.3新幣,排骨在滿是藥材、香料的濃湯里燉得酥爛,咬一口濃郁的香味闖入口腔。
肉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卻一點都不柴,油條和豆皮更是吸收了滿滿的湯汁,別看是藥材味的料理,喝起來是帶點胡椒溫熱的甘甜清香味,而且湯還可以無限加。
詳細攻略懶人包點這裡
2.
結霜橋三輪車叻沙

叻沙是一種東南亞本地美食,以香甜的椰漿為主要調料,配上粗米粉、香料、鮮蝦、生脆的鮮毛蚶和魚餅、魚肉碎等材料,濃香四溢,辛辣甜爽,是當地人超愛的小吃。
馳名結霜橋三輪車叻沙「Famous Sungei Road Trishaw Laksa」號稱是新加坡最後一家保留傳統炭爐煮法的叻沙,被譽為最具本地古早風味,榮獲米其林美食指南大力推薦。

結霜橋叻沙,連湯帶料一大碗只要5新幣,不分大小碗,只需告訴店家你要幾碗。若是想要豐盛點就要$9的可加入皮皮蝦。
老闆用料大方,除了加入蝦米,更大手筆使用乾貝、鮮蝦一同熬煮的湯底,搭配少量椰漿,鮮香與椰香撲鼻而來。

詳細攻略懶人包點這裡
3.
超好面

是怎樣的一碗面,可以賣到$15一碗?每天只限量供應200份,更別提用餐時段大排長龍等著飽餐一頓的隊伍。

超好面「A noodle story」的底子是日式拉麵,卻結合了港式雲吞麵的特色,用較有口感的撈麵做面體,拌入日本昆布粉和蝦米。
配料方面,搭配低溫烹調36小時的西班牙三層豬肉、特製港式炸雲吞、炸馬鈴薯蝦卷和日式溏心蛋,可算是內容十分豐富!

詳細攻略懶人包點這裡
4.
聯合海鮮燒烤

辣椒螃蟹「Chili Crab」被譽為新加坡的國菜,地位不可動搖。
來新加坡要吃辣椒螃蟹「Chili Crab」,一般都會去「無招牌海鮮(No Signboard Seafood)」、「珍寶海鮮樓(JUMBO Seafood)」或是今天介紹的這家「聯合海鮮燒烤(Alliance Seafood)」。

鮮紅香辣略帶微甜的醬汁與肥美鮮蟹一起翻炒,醬汁滲入蟹肉帶出鮮香甜辣的絕妙滋味。
螃蟹肉保留鮮嫩,沾上甜辣的醬汁,真是讓人吮指回味!
最讓人慾罷不能的就是酸甜中微辣的醬汁,螃蟹吃完後再拿炸饅頭蘸醬享用,過足癮。

詳細攻略懶人包點這裡
5.
聯合本記砂煲飯

聯合本記砂煲飯「Lian He Ben Ji Clay Pot Rice」是現點現做,一般沒有排隊的話需要10-15分鐘,如果有排隊,等上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都不足為奇。

砂煲飯端上來的時候蓋子還是蓋著的,老闆會在你面前把蓋子掀開來,那一瞬間整個香氣四溢、撲鼻而來!
吃之前先要把店家附帶的蚝油淋在飯上面,然後努力的把煲里的各種配菜都攪拌再一起。
在拌的時候升起那一陣煙伴隨著的是香氣瀰漫。

飯粒本身的米香和焦香、滲入雞汁的鮮香、加上黑醬油的濃香,合成一個令人感動的美味。
砂煲飯里的雞肉並沒有因為長時間的爐火烤燒而變硬,仍然非常滑嫩。整個砂煲飯色香味俱全,吃後相當的滿足!
詳細攻略懶人包點這裡
6.
青山菜頭粿

提到菜頭粿,相比大部份人會感到陌生,其實它就是大家熟悉的「蘿蔔糕」啦!「青山菜頭粿(Chey Sua Carrot Cake)」是新加坡本地人最喜愛的老攤位。
她們家的菜頭粿外脆內嫩,虜獲不少食客的胃,讓他們時常回頭光顧,實惠的價錢更是加分,難怪年年都列入米其林指南等美食指南推介榜內,公認價廉物美,味道獨特。

看上去象是一塊薄餅似的,較干身而撲鼻而來的是蘿蔔香味。一邊是焦香而微脆,另一邊就較鬆化軟熟,口感層次感十足!
美食家林語堂先生曾講述:「故鄉的晚餐桌上,經常有一盤熱氣騰騰、香味撲鼻剛出鍋的蘿蔔糕,那是他一輩子念念不忘的吃食。」。

詳細攻略懶人包點這裡
7.
順興羅惹

羅惹(rojak) / 囉惹,馬來文:Rojak;印度尼西亞文:Rujak,是東南亞的一種蔬果沙拉,常見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
順興羅惹「Soon Heng Rojak」就當地人公認的10大排隊小吃之一,要買一份來嘗,動輒要等上半小時是等閒事。但見到的所有食客都在耐心的排隊,就知這裡是不簡單的店!

是
順興羅惹裡面有著很多的食材:油條、蘋果、菠蘿、黃瓜、沙葛、芽菜、還有魷魚!
其醬汁是以水、馬拉盞(蝦醬)、糖、辣椒和青檸汁混合的醬汁。
爽脆的蔬果裹著一層特製醬汁再沾滿花生粉,一口下去…哇~~熱量好高阿!!

好在因為是蔬果類沙拉,有減輕了一些罪惡感!
美食當前,當然是大快朵頤再說啦!減肥什麼的回國再說!
詳細攻略懶人包點這裡
8.
天天來炒福建蝦面

新加坡式的福建蝦面「 Hokkein Mee」以黃面和米粉配上海鮮,精髓在於湯頭上,把蝦頭蝦殼爆香,然後大火熬半小時,加上香脆的豬油渣,層次更豐富。

「天天來炒福建蝦面」,創立於1968年,至今已經有超過40多年的歷史,前來光顧的顧客從祖父年代到今天也有三代了。
攤主的炒福建蝦面火候控制得佳,入口有彈性,麵條吸收了上湯的鮮味,香氣四溢。
這裡的蝦和魷魚個頭都很小,勝在面的勁道和蝦蟹味道足的上湯,再說豬油渣爆鍋炒的面哪有不香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