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魔幻的2020年結束了,2021年終於來了。
2020年12月31日午夜十二點,一個本來應該是全球歡慶的時刻。

然而,新年來了,新冠還在。
所以,2021年的跨年,註定不一般。
無論有多難,總要過新年。就在辭舊迎新的當會兒,疫情變化依然牽動著全世界的心,這也就造成了2021年跨年夜的全球不同景象。

01. 這裡的跨年熱熱鬧鬧
縱觀全球,這場疫情之下的跨年其實很慘澹。
但也不是沒有例外。
比如說在疫情管控上很給力的紐西蘭,慶祝活動那是人聲鼎沸,一如往年。

由於所在時區的關係,紐西蘭的奧克蘭是全世界最早迎接2021年的大城市。
據紐西蘭衛生部門的消息,截至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晚9時的過去48小時里,紐西蘭新增6例境外輸入新冠確診病例,沒有本地傳播病例。
能在跨年夜回歸正常的生活,得益於紐西蘭較早、較嚴格地採取全國「封城」措施,遏制了新冠疫情擴散。
當地時間12月31日下午,奧克蘭市中心的一些地方已經開始進行迎新年的慶祝活動。2021年1月1日0時,奧克蘭地標建築天空塔舉行了盛大的煙花表演。長達5分鐘的煙火表演和燈光秀點亮了奧克蘭的夜空。

除奧克蘭外,惠靈頓、基督城等紐西蘭其他城市也舉辦了跨年活動。
惠靈頓在Whairepo Lagoon, Frank Kitts Park舉辦了一場跨年活動,現場有美食、音樂和煙花秀;基督城在Hagley Park舉辦了一場免費的音樂會,人們滿懷期待地迎接2021年的到來。

中國台灣的台北跨年晚會也是照常舉辦。
雖然說往年參加台北跨年晚會的民眾都能達到11萬人左右,但今年因為疫情管控的原因,進場人數上限設定為4萬人。
再加上受寒潮影響,跨年那幾天,台灣大幅降溫,在31日已追平2004年跨年當天的低溫紀錄。冷風下,多數民眾選擇在家跨年。
兩個因素夾擊之下,據主辦方統計,截至跨年倒數後,台北市跨年晚會管制區內入場人數約為2.1萬人。雖說今年的跨年遠不如往年熱鬧,但也足夠讓那些不能出門的國家的民眾羨慕了。

在新加坡,為避免人潮聚集增加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新年跨年活動取消了濱海灣煙花秀,取而代之的是為期一個月的燈光秀。
但2021的跨年活動在全島11個鄰里中心燃放煙花,讓人感受到了與以往不同的跨年氛圍。
以油池為例,煙花爆開的瞬間點亮油池一帶的漆黑夜晚,約500多名公眾在油池坊附近的空場地賞煙花,不時發出驚嘆聲,十分熱鬧。

此外,世界其他各國媒體都在著重關注中國的一個城市是如何跨年的,這個城市就是武漢。
2020年12月31日,跨年夜,許多武漢市民依舊按照傳統來到江漢關大樓前。
當大樓的鐘聲在零點敲響時,大家放飛手中的氣球,歡呼並高喊著「新年快樂」。
此外,羅振宇老師的跨年演講在武漢舉行,而這座城市還在長江畔上演了絢麗的燈光秀和賽博朋克風的電子音樂節。

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現場布置警力維持秩序,並嚴格控制了現場人數。同時,參加跨年活動的民眾都佩戴了口罩,有安保人員在現場提醒少數未戴好口罩的市民。
在2021年新年鐘聲敲響之際,路透社、英國廣播公司、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等多家國際媒體,報道了武漢的民眾在戶外廣場慶祝新年的熱鬧場景。
在國際社交媒體上,武漢也成為新年之夜的熱搜。有外國網民稱,希望美國那些以「自由」為藉口不戴口罩的人,看看武漢在新年之夜的場景。

25歲的武漢市民楊先生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說:
「我希望2021年國泰民安,一切順利,武漢能一如往常,希望世界能夠儘快結束疫情。」
相信這也是全球人民的共同心愿。
02. 這裡的跨年靜悄悄
然而熱熱鬧鬧顯然不是2021跨年的常態。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在跨年當天發表了一篇標題為《World takes in muted New Year's Eve under Covid shadow》的文章。
不得不說,這個標題是一句很實際的概括:在新冠陰影之下,世界用一種沉默的方式來跨年。

從全世界幾個最早進入新年的大城市之一——雪梨說起。
雖然跟往年一樣,雪梨港的煙花今年依舊會按時綻放,但今年的煙花不僅規模上縮小了,時間上縮短了,連在雪梨港區那些往年人氣最高的觀景點,大部分也都被圍欄給封堵上了。
雪梨警方還在這些地點重兵把守,專門驅離各路遊客。

也就是說,如果想去雪梨港灣看煙火,實際上只有兩種可能:要麼在一些高檔餐廳已經提前定了位,有了比較好的觀賞煙花的位置;要麼就是去住在灣區的朋友家坐等煙花,然而住在灣區的人最多也只能邀請5位賓客上門。
哦對了,澳大利亞政府當然是呼籲民眾居家看煙花直播。
所以,看似煙花依舊的澳大利亞,在雪梨歌劇院之上,焰火依然衝上天際,但這天際之下的雪梨港卻是一片空曠。

空有煙花爛漫的也不只是雪梨港。
在美國紐約,連往年都是人擠人的時代廣場,今年都門可羅雀,人跡寥寥。
一直以來,美國紐約時代廣場都是美國最具標誌性的跨年慶祝地點,然而2021年1月1日0點鐘聲敲響時,這裡空曠寂靜,幾乎沒有觀眾。
這是114年以來首次無民眾在時代廣場跨年,美國媒體更是形容那裡是座「鬼城」。


歐洲大陸上的德國也沒好到哪裡去。
首都柏林,每年都會在布蘭登堡門前的倒計時狂歡,兒今年可以說無比冷清,不僅絢麗的煙火表演被整個取消,而且現場連觀眾都沒有。
柏林城以往人聲鼎沸的56個跨年打卡地,今年更是全部被政府整晚關閉,目的就是避免德國人出門聚集。
德國專門有個節日叫聖西爾維斯特節(St. Sylvester),按照德國的節日傳統,新年是家家戶戶都要放煙花的。結果,今年德國政府直接將私人銷售煙花給禁掉了。
戶外聚集違法、超過五人吃飯違法、放煙花違法,甚至連看別人放煙花都可能違法......德國的新年不靜悄悄,還有誰靜悄悄呢?

情況類似的還有義大利,不僅是跨年夜的煙花燃放被禁,晚上10點以後整個國家都進入宵禁,連上街買包鹽都算違法。
當然,在歐洲各國里,最受關注的還是英國。
2020年底,英國跟歐盟正式達成了脫歐協議。也就是說,2021年本來是一個極具歷史意義的跨年,卻由於變異的新冠病毒的肆虐,各種跨年活動只能統統取消。

一向尊重所謂人權、避免祭出禁令的英國,這次也不得不「亂世用重典」:對於任何家庭以外的聚會一概禁止,一旦違反,罰金可以高達1000英磅。
什麼跨年活動也沒有的英國人,只能象徵性地讓地標性建築——大本鐘響了幾聲。而且,大本鐘之前由於在翻修,已經好幾年沒發聲了。
這一次,萬籟俱寂時,大本鐘不僅敲響,而且連響12聲,算是整個英國唯一值得一說的官方慶祝。

由於確診病例數字上升,日本也靜悄悄地迎來了新的一年。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請求人們不要參加新年降臨倒數計時的儀式:
「新冠病毒不知道有什麼歲尾或新年假期。」
03.這裡的跨年亂糟糟
如果說「靜悄悄」已經足夠讓人在喜慶的跨年夜倒吸三口涼氣,那最讓人恐慌的跨年形態恐怕還不是「靜悄悄」,而是「亂糟糟」。
說到今年最糟糕的跨年,最令人鬧心的地方還是法國。
在這個一言不合就愛上街的國家,跨年之夜,10萬法國警察徹夜未眠,把守在全國各地,就是為了防止人群的聚集。

但是防不勝防。
在2020年12月31日,一場非法的跨年派對,在法國西北部布列塔尼兩個廢棄的倉庫里舉行了。
這場跨年派對有多誇張呢?前後一共進行了幾十個小時,並吸引了從法國各地趕來的2500多人。

參與派對的多是年輕人。這些年輕人趕來參加的目的除了一直蹦迪一直爽,其實更主要的是表達他們對於全國宵禁令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