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2018的尾巴,給心情放個假~中國農業銀行海南省分行投資銀行部副總經理陳捷與花園城市——新加坡來了一場美麗邂逅。在這位於馬來半島南端,隔著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望的東南亞島國。這座小小的城市國家,被當地人戲稱為「地圖上的小紅點」!都說新加坡是東南亞的文化大熔爐,對於這次奇妙的東南亞之旅,他眼中的花園城市是什麼樣的呢?通過紅城湖視界的周日「湖評湖論」專欄,把新加坡初印象分享給大家~
Are you ready ? Go!

綠草茵茵

誠如大多數人的認知,新加坡是現代化、國際化都市。整潔、有序、環保,文化多元,理念先進,法律嚴苛是我對新加坡最大印象。
新加坡的整潔,在我所到的大多數地方,如烏節路、聖淘沙、濱海花園…都有體現,乾淨的街道,席地而坐的遊客,以及背後關於衛生的種種細緻而嚴格的規定,都足以支撐這種觀感。但在芽籠等老城區,整潔度就差一些,也能看見地面上有不少菸頭、紙片等垃圾。




>
新加坡的有序,表現在人們的言行舉止,根源在其嚴苛的法治。嚴謹的法規,嚴密的監控,嚴格的執法,讓所有不規範、不秩序的行為都難以遁形,仍然執行的死刑,聞名於世的鞭刑,更讓違法者心顫。
新加坡的環保,「花園城市」的美名是最大註解。新加坡的綠化是立體的,對綠化空間的最大化利用,使其綠化覆蓋率達50%以上,並且還在增加。新加坡的環保理念納入了國家戰略,通過整治環境以提高民眾素質是我所見最生動的環保實踐。新加坡的環保技術先進,海水淡化技術居於國際領先地位。

新加坡是多元的。其族群包括華人、馬來人、印度人、歐美裔等,橫跨多色人種。多種文化在這裡相遇並融合,這裡既有牛車水的唐人街,也有小印度、阿拉伯街的社區,均有鮮明的文化特徵。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在這裡和諧共存,往往佛堂附件就有印度教或伊斯蘭教寺廟。


新加坡關於重養生、治未病的健康理念,占用多少土地面積就要恢復多少綠地面積的城市建設理念,從小必須學習本種族語言文化的教育理念,等等,都體現了其理念的先進性。

毫無疑問,新加坡從1965年獨立,短短五十幾年的時間取得了巨大成就,以一彈丸之地,躋身世界先進經濟體之列,成為地區發展的樣板,甚至在地緣整治上發揮重要作用,這足讓人驚嘆、讓其自豪。但五十年時間,在歷史長河中過於短暫,宛如流星一划。我認為,於新加坡而言,如何打造百年老店是最大的挑戰。資源匱乏,人口單薄,產業結構單一是其國運長青的障礙和瓶頸,尤其是前兩者。或許,戰略上講究平衡中立,文化上講究兼容並蓄,人口上講究融合發展,是其必然的生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