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心新加坡
隨著全球各類新興企業和創新企業的興起,越來越多年輕的企業家正在迅速躋身全球富豪榜中,而面對全球稅務制度的透明化,他們逐漸開始注重如何提前規劃自己積累的財富,以及規劃未來企業的發展和傳承。 新加坡不僅在國際金融、貿易、保險、銀行業務、稅務運作等方面擁有世界領先技術和法律支持,在資產財富管理方面,完善的金融體系深受政府的支持。
「一帶一路」的引導下,對新加坡的影響
在中國一帶一路的倡導下,近兩年來,越來越多國內大企業紛紛登陸新加坡並將新加坡選為拓展全球市場的平台。 投資者們不僅是看重了新加坡具有潛力的市場,同時也有企業看重東南亞市場。

因此,早期就把國際總部設在新加坡或東南亞的企業有海底撈、阿里巴巴、小米。而去年疫情期間,騰訊、抖音和愛奇藝也都紛紛選擇在新加坡拓展國際市場。

2020年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布:境外銀行存款達497.6億新幣,創下3年半以來歷史新高。 同時,新加坡銀行體系的外匯存款在去年8月份也迅速增加14%,新加坡非本地居民在新加坡銀行系統的存款更是連續兩個月增加約5%。

利好的金融政策 4月20日,新加坡金管局和與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發出聯合聲明表示,金管局推出新元貸款計劃,為符合資格的金融機構提供一年0.1%利息的貸款,以鼓勵它們向中小企業提供借貸。 為金融機構提供一年利息0.1%,為期兩年的借貸,新加坡當局的這項計劃是希望能減少金融機構的借貸成本,進而協助中小企業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時,能更好地管理它們的現金流。

同時,新加坡也是全球第三大外匯交易中心,多年來吸引了全球無數金融交易在此落戶,包括貿易、金融等多種類型的企業,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和頂級富豪將企業和財富規劃轉移到新加坡。 英國富豪戴森(Dyson)創始人詹姆斯·戴森在新加坡置業買下豪宅之後,他的家族理財室也落戶在新加坡,並計劃在新加坡設立專門理財團隊,戴森的此舉在全球富豪企業中也引起諸多關注。

不僅僅是戴森選擇了新加坡,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知名對沖基金經理橋水創辦人達里奧等都紛紛選擇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他們的選擇,恰恰說明了新加坡在金融方面獨具優勢。
這裡我們就要聊到在新加坡金融體系下扮演至關重要角色的「新加坡銀行」了。
開設新加坡銀行帳戶有哪些優勢?
BANK
資產隔離
新加坡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經濟穩健,法制健全。
相對於香港帳戶來說,新加坡作為獨立國家,個人銀行帳戶具有更高的私密性。
超低稅率
新加坡公認的世界上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相對於美加澳等已開發國家,新加坡的稅極低;無遺產稅,無資本利得稅和股息稅, 能有效為投資人創造最大化收益。
全球配置
投資人可以選擇單一貨幣帳戶或者多貨幣帳戶投資,投資幣種和投資產品多樣,投資範圍涵蓋全球。
安全保密
新加坡銀行十分重視客戶的隱私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設立了嚴格的監管和懲罰機制,最大程度上保障客戶的帳戶安全和私密性。
方便快捷
新加坡帳戶不受外匯管制,資金可自由調撥,使用便捷。
一步到位開通網銀,電話銀行和手機APP, 方便客戶轉帳,匯款和日常帳戶查詢。
開戶方便
無需登陸,周期只需3-4周便可成功開通。
新加坡,不僅有大華銀行、華僑銀行、星展銀行三大本土銀行,也有滙豐銀行、花旗銀行、渣打銀行等100多家外資銀行在新加坡當地開展業務,這些世界級銀行的在新加坡的部署直觀地體現了新加坡如今的國際金融地位。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