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商詐騙案件呈上升趨勢,近三個月內就有約400人上當受騙,被騙金額超過450萬元。警方指出,騙子的主要詐騙手法為假扮電商平台職員,通過電郵、簡訊或電話,誘導受害人透露帳號密碼等重要信息。
警方表示,電子商務相關的詐騙案件持續呈上升趨勢,10月至今已有至少398名受害人受騙,累計損失達450萬元。
這也意味在最近三個月,每月平均發生132起類似案件,每個月平均損失約150萬元。在今年9月發生的類似電商詐騙案件中,受害者累計損失僅約76萬4000元。
根據警方的調查,自稱是電商平台工作人員的詐騙分子會致電受害人,稱受害人的帳號出了問題、付款數額與記錄不符,或是中了獎等等。
騙子接下來便會以協助解決問題或領獎為由頭,誘導受害人交出平台帳號的密碼、信用卡資料和一次性密碼(OTP)等重要信息。
一般上受害人發現信用卡被盜用、出現未授權交易後,才知自己上當受騙。
當局提醒,公眾不應通過電話向任何人透露個人信息,財務相關的信息更應該小心。另外,網絡銀行的帳號和密碼,以及一次性密碼,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該告知他人。
若有疑問,公眾可隨時上官方網站查詢,辨別信息真偽。若發現信用卡或轉帳卡出現未經授權交易,應該立即通知銀行並將卡取消。
任何關於這類案件的線索,公眾可通過警方熱線1800-255-0000或上網舉報。欲獲取最新的防詐騙信息,可撥打反詐騙熱線1800-722-6688或上網了解如何防範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