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7日訊)一名持S准證的馬來西亞籍工程師來新在酒店履行14天居家通知後,被送往指定設施再進行額外7天隔離,他指該住宿環境惡劣,牆上布滿黴菌,要求換房卻不見改善,上面子書向當局訴苦水。
為了降低新入境客工把病毒帶到工作場所的風險,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規定建築、海事及加工業的持有S准證和工作準證的新入境者,在完成14天居家通知後,需在指定設施接受額外7天的檢測。

關先生指隔離設施環境惡劣。(受訪者提供)
該名工程師關先生(25歲)16日在面子書申訴隔離設施環境惡劣,牆上和地板布滿黴菌,部分油漆脫落。《新明日報》聯繫上關先生時,他說在本月1日抵達新加坡,事後被送往酒店履行14天的居家通知。
關先生透露,他持S准證又在建築業工作,但並非居住在公司宿舍中,而是租下一間組屋房間,所以他多次向當局確認,是否能在14天後返回住所,並稱所得到的答覆是無需進行額外一周的隔離。直到15日當天,關先生準備回家時,被告知需前往隔離設施進行額外7天隔離,令他感到訝異。

廁所地板及牆壁布滿污垢和黴菌。(受訪者提供)
「我的兩份拭子檢測都呈陰性,血清檢測也正常,但我明白當局希望多觀察,因此也答應了。」
關先生說,他和9名客工被帶往裕廊路上段第529座的隔離設施,隨之進入單位,發現衛生環境惡劣。
他指桌椅布滿灰塵,用紙巾擦拭兩次都無法清理乾淨,廁所的牆壁及地板也有斑駁的污垢,立即向工作人員反映。
工作人員事後把他與兩名室友,帶到另一個單位,指那是設施中最乾淨的,但關先生進入後發現廁所情況沒有改善。
「單位的情況可以接受,鋪上新的床單可以將就,但洗碗盆和廁所都是發霉,還是一樣骯髒。」
他指與同住的4名室友,第一天都不敢洗澡,直到朋友為他送來拖鞋後,才穿著鞋使用廁所。
關先生說,他向公司反映情況,公司也幫忙和當局聯繫。他表示能理解政府額外一周隔離的安排,但不堪的衛生環境似乎與隔離的目的背道而馳。
胸口疼痛送院治療
曾動過心臟手術,工程師當晚倍感壓力,胸口疼痛,甚至送院治療。
關先生說,他本身心律不整,早前動過手術,但在血壓過高的情況下,胸口會發痛。
進入隔離設施第一晚,他表示或許精神壓力過大,傍晚6時開始心律不整,胸口更是在晚上9時隱隱作痛,因此被送往黃廷方綜合醫院治療,直到隔日早晨10時才出院。
關先生說,這是他第一次來新工作,剛下飛機認為新加坡政府效率好,但沒想到隔離設施如此老舊,難以相信是在新加坡。
他指當天受到極大衝擊,從小到大從未見過這種場面,感到抑鬱,如今已是他隔離第三天,若一切正常,21日便能離開。
不被允許用電梯
工程師稱不能使用電梯,需負重30公斤行李箱爬7樓。
關先生說他們的房間在7樓,但工作人員不允許他們使用電梯,因此他們都要拎著自己的行李箱上樓。
「我理解電梯是密閉空間,若一起乘搭電梯也有感染的風險,但我想使用電梯來運行李應該可行。」
他指出工作人員若擔心,可為行李箱進行消毒,希望他們能夠通融。
另外,他也指出原本和房東談好要在15日簽署合約租房,如今因隔離需要延後至21日,對房東感到抱歉,也慶幸房東願意把房間留給他,否則他需要另尋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