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氣兄弟在疫情期間,放棄工作當起豬肉販協助爸爸經營豬肉檔口,卻成「師奶殺手」引來不少安娣顧客要「招婿」,爭為他們介紹自己的女兒。

不少「安娣」紛向兄弟介紹自己的女兒,何埭淙故意作弄哥哥何洪烜(右),叫「安娣」介紹給他。(取自The Loh Bros面簿)
兩年前年疫情阻斷措施期間,有20多年經驗的豬肉販何國隆 (53歲)在後港1巷第105座巴剎的檔口HKLPorki,生意受到影響跌了50%,二兒子何埭淙(25歲)當時是一位糕點廚師,看到父親因生意受挫十分心疼,決定辭職助父親一臂之力。哥哥何洪烜(27歲)去年也決定辭去財務顧問的穩定工作,投入豬肉檔生意當中。
他們在疫情期間把生意搬到線上。何洪烜表示,家人通過網店以及電話訂購服務,生意成功增長超過50%。
帥氣的他們虜獲了許多經常上巴剎「安娣」的芳心,何埭淙笑說,不少「安娣」紛向兩人介紹自己的女兒要撮合,已婚的他有時故意作弄哥哥,叫「 安娣」介紹給哥哥, 但是較害羞的哥哥會委婉回絕。
老顧客李福茂 (76歲) 稱讚兩兄弟都是十分平易近人的人,都會親切地與顧客打招呼,十分受老人家喜歡。
父親何國隆 (53歲)表示,兒子生意越做越好,他十分放心把生意交給他們。「現在生意大概98%都是他們在管了,工作比以前一個人輕鬆很多。無論如何,我都會永遠支持他們。」
兩兄弟說,還有排行最小的三弟是房屋經紀,老么偶爾也會到檔口幫忙。何洪烜說:「我們想要開更多實體店,也打算擴展網店業務,開始賣其它肉類、海鮮的食材,為顧客提供一站式購買服務。」

何埭淙和顧客親切交談。
曾引來朋友異樣眼光,質疑是否吃得起苦,兩人不後悔並直呼這是一份賺取三餐的正當職業。
何洪烜坦言,他決定辭掉財務顧問工作來賣豬肉時,許多朋友對他的決定提出質疑。 「他們會說,你為什麼要這麼做?那麼好的工作為什麼不繼續做,偏要選擇這麼辛苦的工作?」弟弟何埭淙也提到,很多朋友都覺得年輕人應該做一些朝九晚五的工作。
他們對於這些言論習以為常並不在意,覺得賣豬肉也可以是一份很好的職業,尤其在科技的迅速發展下,他們的豬肉網店也有著很大的發揮空間。
攤販工作與之前的工作截然不同,他們必須適應長達12小時的工作時間,收攤後還需處理網店的訂單,一天的作息也被打亂。六天的工作也代表著他們需捨棄大部分的社交活動, 只能在星期天周日晚上才能夠與朋友聚會,但兩兄弟都表示沒後悔作出這個選擇。

何家三兄弟即二弟何埭淙(左一),哥哥何洪烜(右一)和三弟何俊宏(中)。
流曾「雞同鴨講」,把瘦肉聽成肥肉鬧笑話。
受英語教育的兩兄弟剛開始與年長顧客語言不通, 起初極不擅長方言的他們曾混淆顧客訂單,鬧出笑話。
何埭淙打趣說:「起初,我曾經把顧客要求的『qia ba』(瘦肉) 聽成『bui ba』 (肥肉),結果收到肥肉的女顧客非常生氣,幸好一旁的父親及時安撫並解決問題。」
父親是他們的 「方言老師」 , 他們加入生意後不斷地從父親與顧客的交流中學會方言如廣東話和福建話,他們講錯的時候也會及時為他們糾正。
如今,兩人可以流利的與顧客以方言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