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加坡衛生部控股發布聲明,擬增聘約700名初級醫生,以應本地對與日俱增的新加坡公共醫療體系壓力。
而目前,新加坡衛生部控股的醫療公司旗下初級醫生超過九成是新加坡人,主要來自本地三所醫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南大李光前醫學院、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

(圖源:新加坡中央醫院)
據了解,新加坡在2020年將新加坡承認的外國醫科學院名單大幅減少,被承認的外國醫學院數量由之前的160所,一下子減少到了103所。可沒想到隨之而來的新冠疫情,讓新加坡的醫療壓力暴增。
除了冠病以外,還有許多人為了拿到病假單去醫院就診,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就曾表示,許多常見病症,如咳嗽和感冒等,本來只要多休息、喝水和服用非處方藥就能痊癒,但是許多人為了拿病假單,堅持排隊看醫生,這對醫生的寶貴時間和資源來說不是最有利的。

(圖源:王乙康facebook)
拉丁馬士區議員楊益財也建議,僱主應改變要求病假單的做法,以減輕醫生壓力。

(圖源:pixabay)
為了緩解這些情況,新加坡衛生部控股向招聘業者徵求建議書(Request for Proposal),要求業者在今年至2024年期間,每年從印度招募60名駐院醫生(Medical Officer),該項目可延長一年至2025年。
對此,新加坡衛生部控股發言人表示「這是為了補充整體的能力,並幫助現有醫生減輕繁重工作量。」
發言人說:「我們一直都從擁有符合資格醫生的其他國家招聘,不僅是在印度招人,無論什麼國籍,我們重視每位醫生對新加坡和我們醫療體系的貢獻。」
而在新加坡註冊海外醫生,門檻其實是非常高的,尤其在畢業院校這一點上,這些海外醫生必須是醫療註冊法令(Medical Registration Act)第二附表列明的醫學院的畢業生,目前僅有20個國家的100多所醫學院受新加坡承認。
其中,中國大陸受承認的醫科學院有:
· 北京大學醫學部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 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港台地區受承認的醫科學院有: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部
·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台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