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起,新加坡中小學取消所有年級的年中考試。(海峽時報)
作者 劉智澎
沒有了年中考試,學生們在6月學校假期就能好好放鬆和玩樂?
那可不一定。
有一群學生放假期間仍在用功備考,考的不是學校的考試,而是補習中心提供的模擬考。
今年是新加坡中小學取消所有年級年中考試的第一年。
這對學生來說本應是好消息,可以減少備考的時間和壓力,騰出更多時間探索課堂以外的興趣。不過,教育部長陳振聲去年宣布這項改革時,就已有家長在短暫的開心後陷入恐慌。
年中考試沒了,人生中的幾場關鍵考試(小六會考、O水準)卻還存在。這就像百米跨欄賽拿掉了幾個跨欄,所有人直接奔向終點,還是會分得出快慢。

取消年中考試是為了減輕學生的備考壓力,讓他們騰出更多時間探索課堂以外的興趣。(海峽時報)
其實,打從2019年起,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已不必參加考試與計分測驗,中一學生也無須參加年中考試。
之後的兩年,教育部也分階段讓小三、小五和中三這些屬於學習過渡階段的學生,免考年中考試。
去年的宣布只是把這個做法擴大至小四、小六、中二、中四和中五的學生。
補習中心又開倒車?
2018年,時任教育部長王乙康首次宣布減少學校考試時,似乎已料到補習中心會推出模擬考來「填補這個空缺」。
他當時就呼籲補習中心業者「不要開倒車」:
「這是在利用家長與學生的焦慮和不安。請了解我們改變政策的用意,是為了更有效地幫助年輕一代為未來做好準備。請幫我們向家長解釋。」
然而,五年後的今天,他的擔憂還是成了現實。
據《今日報》報道,一些補習中心今年首次推出模擬考,就有300名學生報名參加,收費介於20元至150元不等。
紅螞蟻上網咬了咬,發現這些補習中心的模擬考廣告都一致瞄準家長的「怕輸」心理。

(補習中心網站截圖)
甚至有補習中心在廣告中直言:
「沒有了年中考試,你就更難評估孩子的學習進度了。少了備考的緊迫感,你的孩子可能會失去學習動力,無法為年終考試做好準備。」
不得不說,這段話確實點出不少家長的隱憂。
接受《今日報》訪問的家長說,把升學希望百分百放在年終考試上,對孩子的壓力可能更大。模擬考能讓孩子在計時的環境下練習作答,並了解題型和分數比重。
「如果完全沒有這方面的訓練,到了年終考試時,他們可能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這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影響日後的學習。」
其中一名小六生的家長坦言,他在今年初就已詢問補習中心是否會有模擬考。
「除非全國大考和年終考試都取消,模擬考絕對是有必要的。」
儘管教育部已再三強調,即使沒有年中考試,學校還是會有定期評估,以幫助學生衡量學習進度,找出強項,縮小學習差距。
但是只要考試製度一天還存在,學生和家長恐怕還是難以擺脫「分數主義」的魔掌。
沒錢參加模擬考 只能輸在起跑線?
新聞出街後,有不少網友在新加坡網絡論壇Reddit上留言表示,對補習中心推出模擬考的現象並不感到意外。
有的開玩笑說,這種怕輸現象恐怕還要等至少10到20年才會緩解,甚至永遠不可能緩解。

(Reddit網絡論壇截圖)
也有人擔心這會削弱社會流動性,低收入家庭的學生無法負擔補習和模擬考費用,可能會處於劣勢或輸在起跑線。

(Reddit網絡論壇截圖)
甚至有人在臉書直接標註教育部,促請當局考慮立法禁止補習中心提供模擬考這種「營銷手段」,因為這麼做「是對教育制度的嘲諷」。

(臉書截圖)
補習中心趁機「撈一筆」?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紛紛給孩子惡補。這不僅造就了龐大的補習產業,學校和學生也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考試題目的試煉上。
久而久之,掌握考試技巧竟被視為教育的目標和學習的關鍵。
不光是今年面對全國大考的小六和中四生,連年僅四歲的幼兒園學生也已開始補習,為八年後的小六會考備戰!
(唉,家長們,把童年還給孩子吧……)

出於怕輸心理,新加坡一些家長選擇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送他們去補習。(海峽時報) 補習中心因應教育政策改變而推出額外課程及活動,表面上說是「應市場需求」,但開門做生意何嘗不也是為了賺取利潤?
缺乏安全感的家長,願意付高昂的費用讓孩子不間斷承受考試的壓力,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明年起,初級學院的年中考試也將逐步取消。到時會不會又有補習中心「看準商機」,為初院學生提供模擬考?
紅螞蟻不敢想像,初院模擬考的收費會有多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