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perth now
從2020年到2021年上半年,新加坡原為新冠疫情反覆「放寬-收緊-放寬-收緊」邊境以及社區管理措施。
但最終,於2021年下半年決定在措施放寬這條路上走到底,2022年4月26日宣布迎來大解封。
從現在來看,新加坡補貼給群眾的錢皆得益於去年開始的放寬。
只有這樣,新加坡才能賺錢,今年,才能發錢。 幾乎可以這麼說,新冠疫情下全面大解封的國家,新加坡算是頭一個吃到「紅利」。
為什麼突然發補貼?
新加坡正面臨五大威脅!
這兩年,新加坡吸引了很多投資,還被評為最有競爭力的城市。各路分析師都在說:
有大量資金湧入新加坡,形勢看起來一片大好。
只是出現這種勢頭固然值得慶賀,但未雨綢繆才最穩妥。

圖源:海峽時報
新加坡人很有居安思危意識,因為這裡原本就是一個沒有依靠,自生自立的島國。
大好的發展前景,仍然透露著不可忽視的威脅。
近日,一家新加坡本地諮詢公司黑箱研究,採訪了758名新加坡人。
在本地人眼中,新加坡面臨著這5大威脅:
1)生活費上漲:開銷變大,生活成本越來越貴
新加坡發布最新的消費指數報告,物價全面上揚,一片通紅,讓人目不忍視 食品價格:綜合上揚3.1% 鞋帽服飾價格:月比上揚2.3% 房屋&水電雜費:綜合上揚4.4%
家居&上門服務:綜合上揚1.8%
醫療保健:綜合上揚1.6%
交通費用:綜合上揚15.4%
休閒娛樂:綜合上揚1.7%
教育費用:綜合上揚2%
其他商品服務:綜合上揚0.1%

原本,新加坡生活貴的名頭是通過高端消費、最貴車牌比出來的。
然而現在,新加坡變了!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價格也在上漲。
去年《經濟學人智庫》公布的一項榜單中,新加坡是全球第二貴城市,僅次於特拉維夫。

來源:EIU
今年......
2)通貨膨脹:核心通脹率已創10年新高,還會繼續攀升
原本,新加坡核心通貨膨脹率在4月份達3.3%,創10年最高。
據經濟師們預測,新加坡6月起核心通脹率可能衝破4%,會超過官方預測的2.5%-3.5%。
並且在接下來幾個月,繼續上揚。
這就意味著,上邊消費指數中的衣食住行等各領域價格還會繼續漲。


物價漲,最難的就是小老百姓生活。
從4月起,相關經濟師就已提出建議,新加坡收緊貨幣政策,讓貨幣升值來緩解物價上漲,這個手段不夠用了。
還需要追加預算案,補貼食品、水電等高漲生活費負擔。
所以,15億補貼來了。
3)老齡化人口
新加坡有很明顯的人口老齡化問題。
據《2021年人口簡報》,新加坡65歲及以上的公民人口增長速度加快。
該年齡層人數去年占新加坡總人口的17.6%,比10年前的10.4%高。
同時,80歲及以上的公民人數在過去10年不斷上升。

截至去年6月,新加坡共有12萬8000名80歲及以上的年長公民,比2011年的7萬1000人高出將近一倍。
而人口老齡化,不僅僅是國家人口發展的問題,還關係到新加坡老齡化人口的醫療保健開支。
很明顯在接下來10年內,新加坡在這方面開支需求將大大增加。
4)不確定第4代領導人是否有能力領導
關於這一點,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
是否有能力領導,猜沒用,大家都看結果。
如果從應對新冠疫情這一課題來看,新加坡第4代領導人,即以黃循財為領頭羊的團隊,戰績有目共睹。
低死亡率讓生活恢復疫情前秩序,還能賺錢給今年發補貼。
如果是生活費跟通貨膨脹,可以說,今天這15億新元補貼,以及黃循財部長所說的經濟結構改革,可能就是一個初步回應。

5)中美關係,「被迫選邊站」
這一點不展開說,新加坡向來不選邊站,無論何時何地。
以上就是新加坡人關心的5大威脅。
說白了,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切身生活,全球通脹,物價攀升,生活成本越來越高。
相比其他國家,新加坡已經做得很好了。
一樣面臨通貨膨脹,比利時首都7萬民眾因為不滿物價上漲,上街遊行。

反過來看看新加坡,前面講到的5大威脅民意調查結果,其實前天才公布。
昨天,新加坡就動手發錢了。
衝著這個雷厲風行的作風,實事求是的手段,新加坡一定也能化危機為轉機,趁機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