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聯合早報)
作者 李國豪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預測,中美衝突的緊張局勢可能持續長達30年,新加坡有必要為此做好準備。
楊榮文目前是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訪問學者。近日,他分別在兩場論壇上,針對新加坡作為區域樞紐,在兩強爭霸下難免處於夾縫之中的挑戰,提出見解。

中美博弈是冷戰結束以來最激烈的兩大強權衝突。(路透社)
抱團東協,團結力量大
楊榮文在周二(11日)政策研究所(IPS)主辦的「新加坡透視」(Singapore Perspectives)論壇中指出,只要新加坡未來20年能在蓬勃發展的亞洲市場中找到良好定位,其前景將會非常樂觀。
但他提醒,這並非十拿九穩,在和其他國家的競爭過程中,新加坡仍有可能會犯下重大錯誤。
自2016年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任期內開始延燒的中美博弈,就是其中一個挑戰。
楊榮文說,如果新加坡仍只是一個城市國家,勢單力薄,難免會在中美衝突中陷入困境。
因此,新加坡必須藉助東南亞的區域力量,重新在東協(東協)紮根,成為東協的「首都城市」(capital city)。
只要東協各國彼此連結,就能有效應對中美衝突所帶來的挑戰。
「如果哪個國家給我們帶來過大壓力,我們就在東協的層面稍微傾向一方。」
「而東協作為對大國完全不具威脅的組織,如果處理得當,就不能被取代,我們就能成為主導者。」
楊榮文也表示,新加坡的國家領導人應該要有帶領國家遠離衝突和危險的遠見。
「我們是美國圈子的一部分、也是中國和印度圈子的一部分。大家都想要拉攏我們,所以我們必須非常小心。」
「我們對大家友好,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是獨立自主的。」

楊榮文認為東協十個成員國的合作將是應對中美博弈的關鍵。(路透社)
楊榮文在另一場由新加坡銀行主辦的「超越2022:新視野」論壇上也提出類似觀點。
他說,中美博弈讓東南亞各國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因此加強東協的團結是當務之急,但同時也要保持各成員國合作的彈性。
他借用了泰國著名的芒果糯米飯的比喻說:
「如果我們團結起來,不是以僵硬方式,而是像糯米飯那樣粘在一起,以靈活方式應對,我們將有一個集體緩衝。」

楊榮文(右)針對中美博弈下,新加坡該採取何種應對策略提出看法。(華僑銀行)
與此同時,他認為東協各國也應該努力透過中國的崛起,使自己受益。
「沒有任何國家足以匹敵中國的生產力,而東協也已經準備好成為中國的最大貿易夥伴。」
但這並不意味著新加坡和東協將失去獨立自決的權力。
楊榮文強調,中國的崛起或許會為新加坡及東協帶來繁榮,但這不應該意味著後者受到中國的牽制。
「我們希望實現多元化,希望有其他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