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尤清|新加坡紀行(三):牛車水——眾神棲居的文明交融地

2025年03月31日   •   342次閱讀

新加坡紀行(三):

牛車水——眾神棲居的文明交融地

文/王尤清

新加坡牛車水,一片濃縮著華人奮鬥史的土地,不僅承載著中華文化的記憶,也成為多元文明交融的縮影。漫步其間,猶如穿越時空的長廊,每一個街角都寫滿了歷史,每一座建築都低語著信仰的故事。在這裡,天福宮的香火繚繞,佛牙寺的鐘聲悠揚,馬里安曼廟的神像肅穆,詹美回教堂的宣禮聲空靈迴響——四大宗教場所匯聚一隅,燈火交相輝映,讓牛車水成為信仰包容的奇蹟。

此時,新加坡正值雨季。陣雨過後,陽光透過雲層,灑落在牛車水的街巷。走下公交車,一眼便看到牛車水最醒目的地標——佛牙寺龍華院。這座融合了唐代風格的佛寺,金碧輝煌,莊嚴肅穆,仿佛讓人一瞬間穿越到盛唐時期的大雁塔。

佛牙寺

佛牙寺的主體建築巍峨壯觀,層層飛檐下懸掛著銅鈴,微風拂過,清脆悅耳。走進寺院,一股寧靜之感撲面而來,梵音悠揚,香霧繚繞,寺內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的佛牙舍利,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

走進佛堂內,僧侶們靜坐誦經,信眾們手持香燭,虔誠禮拜。雖然佛牙寺的歷史不算悠久,但內部設計精美,展示的佛教藝術和歷史豐富多彩,生動講述了數千年前的佛教文化故事。我跟隨人流,來到第四層,透過玻璃隔斷屏,凝視那枚傳說中的佛牙舍利(佛牙舍利被安置於由320公斤黃金製成佛塔之中),感受到一股莊重肅穆的氣息。在這一刻,世俗的喧囂仿佛遠離,內心沉靜無比。

站在佛牙寺的露台上俯瞰牛車水,遠處高樓林立,而身旁卻是千年佛教文化的見證。現代與傳統並存,物質與信仰交融,佛牙寺不僅是宗教聖地,更是都市人尋找心靈慰藉的歸處。

離開佛牙寺,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轉入另一條街巷,忽然間,一股異域風情撲面而來——眼前是一座五彩斑斕、雕刻精美的印度教廟宇,這便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廟宇——馬里安曼興都廟。

廟宇的正門是一座高聳的塔門(gopuram),這座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廟建於1827年,門塔高聳六層,上面雕刻著濕婆、杜爾迦與甘尼許的神像,色彩斑斕,繁複的紋飾如一部立體的《摩訶婆羅多》。廟內供奉的是馬里安曼女神,信徒們相信她能保佑健康,驅除疾病。

馬里安曼興都廟

正值祭祀時刻,身著傳統紗麗的婦女和赤裸上身的男子圍繞著神壇虔誠膜拜,祭司在火焰前吟誦經文,悠揚的誦唱聲與鐘鼓齊鳴,整個廟宇充滿神秘而神聖的氛圍。相比天福宮和佛牙寺的肅穆寧靜,這裡更顯熱烈奔放,展現了印度教充滿生命力的儀式感。

廟外的小巷裡,印度餐館飄出陣陣咖喱香,手工藝店裡擺滿了金光閃閃的印度首飾和五彩斑斕的紗麗。置身其中,我仿佛一腳踏入了南印度的某個角落,感受到牛車水包容多元文化的獨特魅力。

從馬里安曼廟向前步行百米,詹美回教堂的淡綠尖塔與佛牙寺的金頂遙相呼應。這座清真寺低調而莊重,綠白相間的外牆,與四周熱鬧的牛車水形成鮮明對比。

詹美回教堂建於1826年,由印度穆斯林商人建立,是當年南來穆斯林的精神寄託。清真寺的建築風格融合了風格融合了南印度與歐洲新古典主義(也即印度莫臥兒與殖民地)風格,拱門優雅,門廊上阿拉伯文鐫刻的《古蘭經》經文與華人商鋪的繁體招牌並肩而立。

詹美回教堂

大廳內,信徒們跪拜禱告,宣禮塔上,悠揚的誦經聲飄揚在牛車水的上空。伊斯蘭信仰的虔誠與寧靜,在這裡展現得淋漓盡致。當地人笑稱:「這裡可能是全球唯一一條百米內集齊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聖地的街道。」不同信仰的燈火在此交融,街角的麵包店老闆是潮州人,卻能用泰米爾語與印度顧客談笑——牛車水的魔力,正在於將「異鄉」化為「吾鄉」。

望著寺內肅穆的禱告場景,我不禁感嘆,牛車水不僅是華人文化的聚集地,更是一個多元信仰共存的奇蹟。在這裡,佛教的鐘聲、印度教的誦經、伊斯蘭教的宣禮聲交織共鳴,形成一曲跨文化的和諧樂章。

夕陽將直落亞逸街染成琥珀色時,凝望天福宮,這座始於1821年由福建移民修建的媽祖廟,曾是華人登岸後叩謝海神的第一站。我不禁想起當年南來的華人祖先,如何在驚濤駭浪中向媽祖祈求庇佑,如何在異國他鄉建立家園,又如何以信仰為紐帶,在陌生的土地上紮根生長。

天福宮的屋檐高翹,雕樑畫棟間鑲嵌著精美的剪瓷藝術,栩栩如生的龍鳳騰躍其間,訴說著華夏文化的輝煌。廟內樑柱未用一釘,全憑榫卯咬合,匠人的智慧與媽祖的慈悲一同被鐫刻進木紋。天福宮不僅是信仰的載體,更是早期華人用血淚書寫的生存史詩。

天福宮

走進廟內,香火鼎盛,信眾絡繹不絕。當地華人依舊保持著拜媽祖的傳統,他們雙手合十,低聲呢喃著祈願。遊客們則駐足欣賞壁畫和木雕,感受這座廟宇跨越兩個世紀的沉澱。我深深感受到,天福宮不僅是宗教場所,更是南洋華人的精神寄託,是他們身份認同的象徵。

這座承載著華人移民信仰的廟宇,矗立在現代都市的喧囂中,仿佛一座歷史的燈塔,訴說著華人的奮鬥史。

夜幕降臨,牛車水燈火輝煌,寺廟、商鋪、街頭小販的燈光交相輝映,宛如一幅絢麗的畫卷。史密斯街的美食攤飄來沙爹的焦香,一群年輕人圍坐在My Awesome Café的工業風餐桌前,舉杯慶祝跨文化的友誼。此刻的牛車水,像一座文明的萬花筒:華人的宗祠、印度教的神殿、伊斯蘭教的宣禮塔,在夜色中交織成一首無言的讚美詩。

夜色中的牛車水

佛牙寺的燈籠泛著暖黃,馬里安曼廟的彩燈如星河傾瀉,詹美回教堂的穹頂在月光下泛著銀輝,它們不僅點亮了夜空,也照亮了牛車水多元文化共存的道路。

牛車水的包容並非偶然,而是移民們用生存智慧塑造的文明承重牆。在異國他鄉,他們不僅傳承自己的信仰,也學會尊重和包容其他信仰,使牛車水成為一個真正的多元文化實驗場。在這裡,不同的宗教共存,不同的民族共融,正是這種文化交融的力量,讓新加坡成為全球最具包容性的國家之一。

離開牛車水前,我駐足於穆罕默德·阿里巷的壁畫前。畫中舊時代的苦力、舞獅人與寫信佬栩栩如生,他們的影子與今日的遊客重疊。牛車水的多元並非天生完美——殖民時期的「豬仔」血淚、宗教衝突的隱痛仍藏在歷史的褶皺里。但正是移民們的生存智慧,讓不同信仰在此和解,讓裂痕成為光照進來的地方。

燈火交相輝映的佛牙寺

站在橋南路的十字路口,望向佛牙寺龍華院的金色飛檐,耳邊是印度教神廟的梵音,鼻尖縈繞著回教堂焚香的清冽——這裡沒有文化的割裂,只有信仰與歷史的共生。其實,文明的真諦,不在排斥異己,而在將差異鍛造成共同的脊樑。真正的文化自信,從不是固守單一的傳統,而是以開放的胸襟,讓不同信仰的燈火在同一片天空下交相輝映。那些用生存智慧澆築的「承重牆」,終將托起人類文明的穹頂。

坐在公交車上,再度回望夜色中的牛車水。佛牙寺的蓮花燈與天福宮紅燈籠在牛車水交替閃爍,詹美回教堂的夜禱聲穿過馬里安曼廟的風鈴陣。牛車水的神祇們早已達成某種默契——莊嚴媽祖的朝珠,印度教女神足下的蓮花,伊斯蘭經文的花體字母,在百年風雨中生長成同一條文化根脈!

2025年1月26日於新加坡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