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許你並非私召車的常客,但總會有某些時刻,也許是上班快遲到,也許是大包小包出行不易,也許是行動不便……都難免得花錢使用私召車服務。
明年1月1日起,兩個和私召車有關的重大消息,可得多加留意了。
首先是,多家私召車平台的平台費明年起將調漲,這意味著消費者要承擔更高的車費。
另外,新加坡也將增加兩家私召車平台業者,換句話說,消費者的選擇變多了。
平台費漲漲漲
本地四家私召車平台近日陸續宣布,從明年1月1日起將調高平台費,這意味著乘客搭車的費用也將隨之增加。
根據相關業者的說法,調高平台費是為了因應明年1月1日起平台人員法案生效所帶來的額外成本。
平台人員法案其中一項最重要的內容,是把包括私召車司機在內的平台人員納入公積金的退休保障。
根據法案,1995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平台人員將強制繳納額外公積金,1995年以前出生的平台人員,則可選擇是否這麼做。
1995年以前出生的平台人員一旦選擇額外繳公積金,Grab等平台運營商也必須繳納須承擔的公積金數額。
換句話說,從2025年開始,平台運營商必須開始為較年輕的平台人員(1995年後出生),以及選擇繳納額外公積金的較年長平台人員(1995年以前出生)繳交3.5%的僱主公積金之後五年逐步提高,直至和本地其他行業的繳交率齊平。
目前,其他行業的僱主公積金繳交率按年齡段區分,可達7.5%至17%。
因此,本地四家私召車平台將從明年1月1日起,調高平台費用。各家平台的平台費調漲幅度如下:
Grab:漲2角,意即目前7角的平台費將漲至9角;
Gojek:漲3角至5角,即從目前每趟6角至1新元的平台費,漲至介於9角至1.50新元;
康福德高:通過CDG Zig應用召車的平台費,漲3角至5角,視行駛距離和行駛時間而定,平台費將從現在每趟7角增至介於1新元至1.20新元間;
Tada:漲5角,平台費將從現行介於5角5分至7角5分,增至1.05新元至1.25新元間。

各大私召車平台的應用程式已是不少國人手機的「標配」。(海峽時報)
旨在為平台人員提供更多保障的平台人員法案通過後,本地私召車費用上漲基本上已無可避免。
法案除了前述的公積金繳納措施,也保障了平台人員的工傷和工會權益,是全球最早作出相關立法的國家之一。
儘管這意味著消費者必須為此多付一些錢,但紅螞蟻早前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逾半(53%)受訪者對此表示可以理解並接受。

在新加坡擁車不易,人們有時難免需要使用私召車服務。(聯合早報)
「新玩家」加入
在「漲聲」之中,明年再有兩家新私召車平台加入本地市場,或許能讓消費者稍微喘口氣。
陸路交通管理局日前宣布,出行服務業者Geolah和德士公司得運(Trans-Cab)將從明年1月日起,加入本地的私召車平台行列。
目前,新加坡共有五家私召車平台,即Grab、Ryde、Tada、Gojek和康福德高旗下的Zig。
換句話說,明年起,新加坡人將擁有七個私召車平台可供選擇,使用私召車服務時,能透過更多平台進行「比價」。

本地第三大德士車隊得運將從明年1月起,進入本地私召車平台市場。(聯合早報)
根據陸交局周一(23日)發布的文告,Geolah和得運獲得為期一年的臨時電召服務經營執照(Provisional Ride-hail Service Operator Licence)。
這也是當局針對新進私召車平台的既定做法,以讓平台業者在臨時執照期間發展運營能力,完善商業模式,並在滿足陸交局設下的安全及服務監管要求後,才評估是否頒發正式執照。
最近一次獲得臨時電召經營執照的私召車業者為Ryde。該平台2020年獲得臨時執照,隔年便轉為為期三年的正式執照。
眾所周知,在新加坡擁車不易,公共運輸之外,人們只能依靠私召車和德士來替代某些私家車的功能。
是以,這筆消費有時也未必能省下。
市場有更多「玩家」加入,對消費者算是好事,期盼在市場競爭下,業者追求獲利之餘,能端出較合理的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