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本上升的壓力下,新加坡正在發展土地空間,拉近小公司與大型跨國機構之間的距離,以推動合作和創新。這也是新加坡新經濟策略的一部分,希望能吸引投資,提升關鍵行業的競爭力。

圖源:8world
在這一戰略下,新加坡正在建設一個占地620公頃的裕廊創新區(Jurong Innovation District),將成為新加坡首個以先進位造業為主的綜合產業公園,為各類企業和社區提供一個生態系統,重新定義工作、生活、娛樂的關係。
01 一個節能環保的實驗室
在新加坡的裕廊創新區,有一個使用太陽能電池供電的實驗室,可節省超過3萬6000千瓦的能源。這個實驗室是由一家本地電池製造公司研發的,該公司專注於開發高效、低成本、環保的電池產品,為各種應用提供可靠的電源。公司目前依靠附近的南洋理工大學,解決了一半的人力需求,同時也希望大學裡的科研人才,能推動公司下一階段的發展。

圖源:8world
電池製造公司首席技術長兼聯合創始人巴塔拉伊說:「我們可以輕鬆藉助教授、研究人員以及各個實驗室,能夠非常方便地獲得支持。我們正在裕廊島實行項目,未來會擴大規模到千兆瓦時,而這有望成為新加坡綠色能源轉型的一部分。」
02 一個創新合作的平台
在裕廊創新區,小公司與大型跨國機構之間的合作不僅是一種可能,而且是一種常態。這裡,創新者們可以共享資源、交流經驗、探索機遇,從而實現互利共贏,這也是裕廊創新區的核心價值,即通過產學研合作,推動先進位造業的發展。

圖源:8world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牧野,這是一家跨國工具機製造商,它在裕廊創新區建立了一個增材製造中心,專注於金屬3D列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牧野的中心靠近南洋理工大學,這讓它能夠藉助大學的人才、設備和專業知識,加快材料開發的進程,縮短至少一年的研究時間,節省近百萬元的相關投資。
牧野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增材製造部副總經理吳威霖表示:「同這些合作夥伴緊密合作使我們能夠使用這些先進設備,而我們基本上不必花費太多時間運作安排內部運作。」
03 一個新經濟策略的支柱
裕廊創新區的建設,不僅是為了滿足先進位造業的需求,也是為了響應新加坡的新經濟策略,即在成本上升的壓力下,吸引投資,提升關鍵行業的競爭力,實現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在2023年2月的預算案中表示,新加坡將投入110億新元,用於支持企業和工人適應結構性轉型,其中包括加強創新能力、提升生產力、培養人才、拓展市場等方面。
裕廊創新區正是這一戰略的具體體現,它將為先進位造業提供一個創新的平台,為企業和工人提供一個培訓的機會,為新加坡和世界提供一個市場的窗口,它將成為新加坡經濟的一個重要支柱,為國家的未來發展做出貢獻。
04 裕廊創新區:打造先進位造業發展新空間
裕廊創新區是新加坡首個以先進位造業為主題的創新區,占地620公頃,位於裕廊西部,毗鄰南洋理工大學。該創新區將企業、學術機構、研發、實驗室等創新要素聚集融合,形成一個充滿活力的先進位造生態系統,支持從建模和試驗台到生產和分銷的製造活動的完整價值鏈,專注於通過合作推動創新。

圖源:8world
裕廊創新區包括四個聯繫緊密的功能區,分別是人才與培訓區、研發區、技術供應商區和未來工廠區。
在人才與培訓區,南洋理工大學作為創新區的學術錨點,將為創新區內的公司和員工提供培訓計劃和研究項目,幫助他們掌握新興技能和知識。
在研發區,盛裕裕廊校區、A*STAR先進再製造與技術中心、新加坡數字能力中心等機構將為創新區內的企業提供先進的研發設施和服務,幫助他們開發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在技術供應商區,沙迪克、西門子、牧野、發那科等企業將為創新區內的製造商提供一系列的增材製造、機器人技術、物聯網、工業4.0等技術選擇和支持。
在未來工廠區,島野、天使撲克牌、葉水福集團、現代汽車集團等企業將在一套自動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的解決方案的支持下,建立自己的未來工廠,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降低成本和碳排放。
裕廊創新區的建設將分階段進行,預計在2024年開始陸續開放。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100個合作夥伴加入了創新區的生態系統,包括跨國企業、本地企業、研究機構、教育機構等。這些合作夥伴將在創新區內展開各種項目和活動,為新加坡的先進位造業帶來新的動力和機遇。
預計裕廊創新區的工程全面完工時,可創造約9萬5000個新工作崗位,其中約一半是高附加值的技術和管理崗位,另一半是技能型的操作和維護崗位。這些崗位將為新加坡的製造業人才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挑戰,也將為新加坡的製造業轉型升級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05 以創新驅動發展,以合作促進創新
新加坡的土地空間規劃、綠色能源轉型和裕廊創新區等舉措,體現了新加坡以創新驅動發展,以合作促進創新的戰略思路。通過優化國土空間的利用和保護,發展低碳替代能源,打造先進位造業發展新空間,新加坡不僅能夠提升關鍵行業的競爭力,也能夠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為新加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圖源:8world
在這一過程中,小公司與大型跨國機構之間的合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公司可以藉助大型跨國機構的資源和技術,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大型跨國機構也可以藉助小公司的靈活性和創意,拓展新的市場和機會,這種合作模式,不僅有利於小公司的成長和發展,也有利於大型跨國機構的創新和轉型,為新加坡的創新生態系統增添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