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警方雷霆出擊,一舉破獲多起兒童性剝削案件!
5 月 22 日,刑事偵查局特別罪案調查組宣布,逮捕六名年齡介於 22 至 41 歲的男子,其中兩人涉嫌與未成年少女進行性交易,四人因持有兒童性虐內容及猥褻影片落網。
案件將於 5 月 23 日提控,再次為社會敲響保護未成年人的警鐘。

犯罪模式曝光:從 「線上獵艷」 到 「數字藏污」
性交易陷阱 :37 歲男子今年 3 月通過網絡結識未成年女生,以 「性服務交易」 為誘餌發生性行為;25 歲男子則在 2022 年 7 月與未滿 16 歲少女達成性交易,兩案均凸顯網絡社交平台成為侵害未成年人的高危場景。
數字犯罪鏈 :22 歲男子及三名分別 30 歲、41 歲、35 歲的男子,因在電子設備中存儲兒童性虐內容(CSAM)及猥褻影片被捕。警方指出,這類材料不僅是對受害兒童的二次傷害,更可能成為誘發更多犯罪的 「催化劑」。
法律嚴懲:最高五年監禁與鞭刑威懾
根據《刑事法典》,持有兒童性虐材料者最高可判五年監禁、罰款或鞭刑;違反《影片法令》的猥褻影片持有者將面臨最高 2 萬新元罰款或六個月監禁。
警方強調,此類犯罪嚴重踐踏兒童權益,無論線上線下,任何涉及兒童性剝削的行為均難逃法網。
社會警示:構建未成年人 「數字防護網」
案件暴露兩大隱憂:其一,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自我保護意識薄弱,易成為犯罪目標;其二,兒童性虐內容的傳播呈現隱蔽化、數字化趨勢。
對此,警方呼籲家長加強對子女的網絡使用教育,警惕陌生人搭訕;公眾若發現可疑內容,可通過 「制止虐待兒童中心」(CCSA)或警方熱線舉報。
正如警方在文告中所言:「保護兒童免於性剝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隨著網絡技術發展,兒童性剝削犯罪手段不斷翻新,唯有法律嚴懲、技術攔截與家庭監護形成合力,才能讓未成年人遠離陰影,守護他們的純真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