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於上周提交了一份
長達54頁的首份簽約國報告
給聯合國
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

描述新加坡如何全面
消除任何形式的種族歧視

新加坡種族和諧
政策的成果有目共睹
各族人民和睦的
生活在一起
那麼新加坡是如何
做到消除種族歧視
還讓別的國家紛紛學習的呢?
新加坡種族和諧信念的由來
新加坡人口主要由
華人、馬來人、印度人以及
歐亞裔人所組成

這使得新加坡成為了
一個多種族國家
1965年,建國總理李光耀
在獨立當天這麼說過

」新加坡並非一個馬來人的國家
也不是一個華人國家,
或是一個印度人的國家
在新加坡
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
這個信念可以說也是當年
新加坡獨立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時的馬來西亞中央政府
要建立馬來人至上——
馬來人的馬來西亞
馬來人可享有特權
華人、印度人和其他公民
則永遠處於從屬地位
李光耀反對這麼做
雙方產生分歧
最終新加坡
脫離馬來西亞而獨立

因此種族和諧的要求
一開始就存在於新加坡
的建國基因裡面
種族和諧日的由來
令人驚訝的是
新加坡也曾經發生過
嚴重的種族衝突
1964年的7月21日
新加坡曾發生過華人和馬來人
的嚴重衝突事件
23人死亡
454人受傷
新加坡政府為了避免種族衝突
再次上演
於是就把每年的7月21日
定為」種族和諧日「

提醒國民不分種族、
語言和宗教
大家要團結一致
為新加坡做出貢獻
政府採取的政策
新加坡為種族和諧做出了許多努力
新加坡通過三方面的措施
來維護和強化社會凝聚力
制定可維持種族
和宗教和諧的法律
制定可促進
社會融合的政策
落實可動員社群
為推進共同利益
而齊心協力的計劃
具體政策有這些
01
讓不同種族的人住在
同個組屋內

確保不會有單一族群
聚居的現象
02
為確保國會裡有少數種族代表
實施集選區制度
集選區制度是
新加坡實行的一種選舉制度
在該制度下需要幾個人
組成團隊參選國會議員

角逐集選區議席者
裡面至少有其中一人
來自新加坡馬來族
印度族或者
其他少數種族社群
03
各個種族在確保
仍然保留母語的情況下
使用英語作為共同
的工作語言

04
任人唯賢
任何人不論膚色
只要有才幹必定受到賞識
新加坡外交部長
尚穆根就是一個例子

尚穆根
他曾經在臉書發表
貼文說,當年他家既沒有
人脈關係,經濟也不好

尚穆根曾就讀萊佛士書院
是李光耀制定的治國策略
使他不會因為家庭背景
種族和宗教的關係
而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
05
新加坡在公共場所
的各種指示牌

均有英文,華文,馬來語
和淡米爾語
四種語言的標識
新加坡的種族和諧教育
新加坡的小朋友
也是從小就受到關於
種族和諧的教育

無論是幼兒園還是託兒所
包括小學和中學
所有的學校每年一定
會有一項名為種族和諧日的
慶祝活動

目的是讓各族學生了解新加坡
其他種族的文化與習慣
提醒學生們不分族群
語言和宗教
大家都要團結一致
並學習互相尊重

早種族和諧的慶祝會上
學校還會安排許多與
種族傳統文化有關的活動
包括讓所有學生學習和
參與各種族傳統遊戲

體驗傳統文化
品嘗各大民族的傳統美食
觀賞和表演民族傳統舞蹈
當天孩子們的伙食也包含了
三大種族的特色
早餐吃印度煎餅
午餐吃馬來椰漿飯
下午茶吃華人的甜品

豆爽
學校當天還會
安排家長義工設立各種
種族的文化活動
以及傳統糕點檔口
讓學生們見識以及品嘗

一位小朋友被家長義工
紋的印度傳統紋圖

民族服裝秀

這麼多的舉措
也難怪在新加坡可以
做到種族如此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