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鼓勵國人少喝含糖飲料 糖的攝取是否完全沒好處?
統計顯示,國人總糖分攝取量當中,有六成來自含糖飲料。衛生部今年四月就接納建議,計劃透過安裝更多飲水機,鼓勵民眾多飲用白開水、少喝含糖飲料;七家大型飲料廠商甚至承諾,會在2020年以前,降低旗下所有含糖飲料的糖分。
小小一杯看起來無傷大雅,一不小心卻可能攝糖過量。糖分是人體非常重要的能量來源,細胞一般需要葡萄糖進行基本的新陳代謝及維持生理機能,主要來源是碳水化合物。
萊佛士醫療家庭醫生尚磊說:「我們平時吃的那種好像蔗糖、 砂糖、白糖這些,是屬於小分子的。但是好像米飯啊、面啊、馬鈴薯啊這些, 它們是屬於大分子。雖然我們不講說它們是糖哦,可是吃到肚子裡面, 消化以後,他們也是變成小分子的葡萄糖,給我們吸收和利用。」
含糖飲料中添加的糖分屬於單糖,也就是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分子極小,在消化過程中,很容易被人體快速吸收,導致血液里的糖分迅速升高。較復合的碳水化合物,如麵包和飯則相反。
新加坡中央醫院高級營養師張愛香表示:「這些類似的澱粉類食物呢,經過消化以後,它是會比較被緩慢地吸收進血液里,那麼它可以比較提供穩定型的糖分供應,會提升我們的飽足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每公斤體重所需的熱量是30卡路里,而單糖的攝取不能超過每天所需熱量的10%。
然而醫生和營養師仍然認為,不喝含糖飲料對健康百利而無一害。那我們應該怎麼看飲料中的糖添加量呢?
張愛香說:「舉例100毫升的這個飲料,含糖量是大概8.2克,也就是相等於大概是2茶匙的糖。」
隨著越來越多研究證明,糖分攝取過量,會對身體造成很大影響,因此不僅我國,許多國家也開始採取越來越多「防糖」措施。
- CH8/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