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大醫院成功在手術中 使用病患口腔內組織修復輸尿管

國大醫院。
國立大學醫院醫生成功在一項手術中使用病患口腔內的組織來修復輸尿管,這是醫院首次進行這類手術。
46歲的患者卡塔瓦拉嚴因腎盂輸尿管連接處阻塞,導致尿路結石、腎功能衰退以及右邊身體出現間歇性劇烈疼痛。
標準的治療方法是移除阻塞部位,重新連接腎臟和輸尿管,手術成功率達85%到90%。
卡塔瓦拉嚴早前曾接受過這個手術,但後來症狀復發,他在2021年11月到國大醫院求診。國大醫療團隊去年9月採用了新技術,為他進行手術。
國立大學醫院泌尿科顧問醫生鄭惠文談到這類手術過程和癒合效果。
鄭惠文說:「我們從患者的口腔左或右側採取頰粘膜,然後用機器手術將內部輸尿管狹窄的部分切開,再用頰粘膜來填補缺口。這個技術讓病患免於進行更困難的手術,近年來輸尿管狹窄的治療已從開放式修復發展到微腔鏡或者機器人技術,使得患者的癒合時間更短,手術的效果更好。」
數據顯示,每1500人當中,有一人會患上這種疾病,一般在孩童成長時期發生。國大醫院醫生估計,在本地每年患上這個疾病的成人和孩童不到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