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的變動以及市場競爭越發激烈,讓許多國內遊戲公司和工作室重新燃起對出海發行的野心,而亞洲作為全球最大的遊戲市場,擁有全球45%的遊戲玩家,對比國內沒有那麼發達的東南亞市場自然就成為了拓展出海版圖的絕佳選擇。
背靠急速發展的東南亞遊戲市場,龐大的用戶群和市場規模意味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根據Newzoo提供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東南亞市場僅移動遊戲市場規模便達到26億美金(整體規模約為43億美金),市場調研機構Niko Partners預測該地區遊戲市場規模將在2023年突破80億美金。

但更加令諸多廠商感到振奮的是,即使是現在東南亞遊戲市場的人口紅利仍有富餘。據伽馬數據統計,2020年遊戲用戶數量僅占總人口比重的30%,並且移動遊戲用戶在5.27億智能機用戶中滲透率只有40%,也就是說在東南亞遊戲市場的用戶拓展上,還有很大一片發展空間。
東南亞遊戲市場還有一個重要的優勢:當地產品競爭壓力遠低於國內,遊戲受眾與國內相似度高。根據Sensor Tower數據顯示,去年一共有48款中國手游入圍東南亞地區暢銷榜Top100中,總流水約9.8億美元,占Top100遊戲榜單總收入的54%。而1~6月東南亞移動遊戲市場近5成流水來自中國遊戲企業自研產品。

且因為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區華人華僑群體較多,即使是傳統中國文化IP的遊戲也能拿到不俗的成績。在去年6月,中手游發行的《新射鵰群俠傳之鐵血丹心》更是直接來到免費榜榜首,成為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近3年來,上線前兩周累計流水最高的國內自研手游。

除此之外,《笑傲江湖新馬版》《三國志 · 戰略版》以及很久之前的《劍俠情緣網絡版》等多款國風IP和極具中國特色的遊戲都在東南亞地區都獲得了成功。東南亞地區對中國文化的包容性意味著出海難題之一的本地化成本大大縮減,被壓低的成本所帶來的是更高的利潤,對現在國內廠商兜里沒多少余錢的情況來說,無疑是一則好消息。
而最後一個利好市場的因素,則是企業和政府聯手推動電子競技發展。當地政府積極聯合企業開辦電子競技相關賽事。在今年東南亞最盛大的體育賽事第31屆東南亞運動會上,設有電子競技項目共8個大項,10個分項,包括《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國際版等知名賽事項目。

(《英雄聯盟》電子競技賽事越南隊)
東南亞遊戲市場確實前景遼闊,但東南亞還有越南,印尼等更貼近市場的地方,為什麼偏偏要選擇新加坡?那就要說回到新加坡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充足的物質和人才資源了。
頂級的基建設施水平,生態環境健全完善。根據《凱諦思數據中心全球選址指數報告2021》,新加坡是亞太地區最大的數據中心所在國,並且在全球範圍內也只是僅次於美國排名第二。

優異的基礎設施也是吸引眾多數據中心落地新加坡的主要原因,大量「雲」伺服器也集中於新加坡,例如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等,為遊戲團隊提供可靠的生態系統。
而另外一個讓新加坡如此繁盛的重要原因,在於優秀的人才培養和引進模式。長期以來,新加坡都擁有世界最具競爭力的勞動力和部分高精尖人才資源以此解決各個企業的人才需求。
新加坡的人才曾經充裕到什麼程度?據巨象出海文章中新加坡一家本土公司創始人向昌表示:「當時的人才,幾乎可以說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最開始,市場上沒有那麼多工作機會,所以我幾乎能把新加坡最優秀的人才都招進來。」
而新加坡遊戲方面人才儲備充足,也得益於新加坡本地高校與遊戲開發企業合作,培養遊戲行業的資深人才。萬代南夢宮、騰訊遊戲學院等都與當地大學達成戰略協議,雙方在產品產業研究、遊戲課程設計、校方和企業交流等多個領域都有著深度合作。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加坡這顆新星越發閃耀,但這份異常耀眼的璀璨背後,可能隱藏著駭人心魄的熾熱高溫,吸引著全世界的「飛蛾」前來撲火。
新加坡高速發展所帶來的代價是物價的急劇上升。據新加坡當地新聞報道,近一年來新加坡房租價格上漲了20%,瘋漲的房租物價,加上一些家庭子女在新加坡學校的上學費用,高昂的生活成本反而開始嚇退不少打算移居新加坡或者到新加坡尋找工作機會的人才,而且身邊大部分關於新加坡的討論都會以一句「要是新加坡房價物價再低一點就好了」的感嘆草草收尾。

作為東南亞唯一的已開發國家,新加坡有著太多利好條件了,當由這些種種堆砌起來的商業壁壘逐漸成型,其中蘊含的機會足夠吸引眾多廠商不惜遠渡重洋也要布局新加坡。
但隨著越發火熱的入駐潮,讓我不禁開始有些擔憂,畢竟新加坡的騰飛早已不是這兩年才發生的新鮮事。在現今寸土寸金,物質資源人才資源消耗速度都在逐年提高的新加坡,優惠的政策紅利也變得越發難以申請,生態環境也逐漸開始擁擠。
隨著入局新加坡,東南亞市場的廠商越來越多,仿佛踩中時代風口的新加坡,還容得下越來越多「後入場」的遊戲企業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