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網站GOV.SG推出四種語言版本的溫情視頻,鼓勵老人家接種疫苗。(視頻截圖)
作者 李國豪
我國自去年12月30日展開疫苗接種計劃,為了說服屬於冠病高風險群的年長者,可謂費盡心思。
政府還特意在政府的網站GOV.SG推出一系列「從您開始」(It starts with you)的視頻,大打親情牌,採取溫情攻勢,呼籲本地各族年長者「為了自己,也為了親人」去施打疫苗。
這四部視頻分別以華、英、馬來、淡米爾語發音,故事彼此串聯。
在華語版的視頻《不用》裡頭,已成年的兒子阿明回憶起小時候,心目中萬能的父親凡事都說「不用不用」,唯獨在他逃學不打疫苗的那一次說了這麼一句話:
「不重要的東西可以不用,注射疫苗不可以不用。」
鏡頭拉回現代,滿頭銀髮的父親在兒子的目送下,步向冠病疫苗接種中心。
「關於自己的事,爸可能什麼都不在意,但是為了身邊的人,他什麼都會做。」
「為了我們,爸選擇勇敢地踏出第一步。」
馬來語視頻《逃學》則是一名馬來男子慕沙勸告他的父親不要」翹(ponteng)打疫苗」,兩人回憶起慕沙小時候翹打疫苗時,父親說的一番話:
「你一定得知道什麼是重要的,爸爸不可能永遠在你身邊守護你,明白嗎?」
慕沙在對白中說道,父親有自己一套表達愛的方式。片末,父子兩人相視而笑。
在淡米爾語視頻《為了我》中,一名印族女子想起小時候自己堅拒不打疫苗時,母親告訴自己的一番話:
「再強壯的人也會生病,如果你發生了什麼事,我會承受不了的。」
如今,女兒則用同樣的溫情攻勢,說服自己的母親施打疫苗。
「媽,這些年你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如果你發生了什麼事,我們也會承受不了的。」
英語視頻則是大打「甘榜精神」,上述三部視頻中的長者一同出現在疫苗中心。
「為了孩子,我們沒有什麼辦不到的,我們對他們的愛,勝過世上所有的一切。」
自小結識的他們,也秉持著「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甘榜精神,一起準備接種疫苗。
本地年長者接種率已有一定進展
這樣的溫情攻勢似乎收到了一些成效。
衛生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前天(4月5日)在國會透露,本地已有約105萬人已至少接種一劑疫苗。
其中,70歲及以上人口中,有約六成已接種或預約接種,60歲至69歲者中則有近七成。
此外,從上個月24日起受邀接種的45歲至59歲者當中,有50萬人或相當於該群體的一半人口已註冊接種。
他表示,民眾的熱烈反應是「令人鼓舞的」。

本地已有一定比例的年長者已經接種或預約接種疫苗。(聯合早報)
疫苗不會被浪費
預約接種的民眾當中,有高達98%準時赴約接種疫苗,但其中有1%的民眾因過敏情況而在接種中心被拒絕接種,不過普傑立強調,這並不意味著疫苗會被浪費。
為了確保疫苗不被浪費,衛生部會密切留意預約數字,並依據過去的接種率運送適當數量的疫苗到接種中心。

衛生部會根據預約數及接種率來運送適當數量的疫苗到各大接種中心。(聯合早報)
尚未開啟的疫苗藥瓶能在接種中心儲放至少三到四天,工作人員也會確保有人在排隊等候施打疫苗才會開瓶,以避免浪費。
「最後,為了將剩餘的劑量打完,我們也有一份預先準備好的名單,以邀請相關人士接種疫苗。」
普傑立表示,名單上的人員將包括在疫苗接種中心工作的職員,以及那些協助接待年長者注射疫苗的前線義務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