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了若想快點康復 不要隨便跟醫生討抗生素

2023年06月01日   •   4104次閱讀

綜合診療所最常開出的抗生素,主要用來治療呼吸道、皮膚和泌尿生殖系統感染。(聯合早報)

作者 劉智澎

「醫生,我感冒咳嗽很多天了,可以給我抗生素嗎?」

這個問題,相信很多新加坡醫生都聽過,也不厭其煩地向病人解釋過。

然而,提出這類問題的病人卻有增無減,當中不少還是20多歲的年輕人。

新加坡國立大學綜合診療所近日發表了首個大規模抗生素調查結果。從2018年到2021年,在新加坡六家綜合診療所的320萬次門診中,醫生共開出25萬次抗生素處方:

口服抗生素超過14萬次

外用抗生素約11萬次

最常開出抗生素的疾病包括呼吸道、皮膚和泌尿生殖系統感染

約7%病症不詳,但仍開出抗生素

全科醫生蔡源吉接受亞洲新聞台訪問時坦言: 「一些病人會向醫生施壓,強迫我們開抗生素。可能他們急著回去上班或希望孩子快點康復,而需要一個快速解決方案,但這不是管理疾病的正確方式。」

他舉例說,如果病人只有輕微的感冒症狀,而且病了一兩天,通常只是病毒感染,服用抗生素也無濟於事。

細菌 病毒 傻傻分不清楚

重點來了:

抗生素是用來治療細菌感染,不是病毒感染。

那要怎麼知道自己的病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呢?這就有賴醫生的經驗、知識和專業判斷了。

抗生素之所以叫抗生素,是因為細菌是活細胞微生物,抗生素可以破壞細胞膜,殺滅細菌。

不過,病毒不是細胞,它的表層由蛋白質包裹,就連抗生素也拿它沒辦法。 以下這些常見疾病,可別搞混了!

病毒感染(不必吃抗生素):感冒、流感、流鼻涕、咳嗽、支氣管炎、冠狀病毒、手足口症

細菌感染(可吃抗生素):鏈球菌引發的咽喉炎、肺炎、結核病、尿道感染、破傷風、皮膚和呼吸道細菌感染

(HealthHub網站截圖)

(HealthHub網站截圖)

細菌越變越「強大」 可用抗生素卻越來越少

蟻粉有沒有發現,醫生開抗生素時都會再三提醒: 「一定要完成整個療程,不要把吃剩的抗生素留到以後生病再吃。」

如此苦口婆心,其實是為了避免產生耐藥性

不當使用或過量服用抗生素,都有可能增加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甚至導致細菌變異成「超級細菌」,到時就更難把病治好了。

不當使用或過量服用抗生素,可能導致細菌變異成「超級細菌」。圖為西班牙實驗室培植的「超級細菌」。(CSIC西班牙國家研究理事會)

衛生部指出:

「一旦細菌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病患須要服用更昂貴的新一代藥物。這會拉長治療和住院時間,並推高醫藥費,可能還會產生更多副作用。」

在新加坡,引起尿道感染的細菌已產生高達20%的耐藥性,也就是說,本地的尿道感染問題越來越難治好。

當原有的抗生素藥效減弱,就必須增加藥量或改用更強效的抗生素,否則可能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據統計,2019年全球有127萬人死於抗生素耐藥性的細菌感染,495萬人死於相關的併發症,遠超過每年死於瘧疾或愛之病的人數。

預計到了2050年,與抗生素耐藥性有關的死亡病例可能多達1000萬人,相當於每三秒就有一人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已把抗生素耐藥性列為「全球十大公共衛生威脅之一」。

壞消息是,隨著細菌越來越「強大」,可使用的抗生素卻越來越少,因為全球過去30年都沒有研發出新的抗生素

新加坡中央醫院的藥劑師將研究不同組合的抗生素,能否有效對抗具耐藥性的「超級細菌」。(海峽時報)

研發一款新的抗生素需要數十年時間,成本極其昂貴,帶來的潛在利潤卻相對較低,因此這種「無利可圖」的研發工作多數都由小型藥劑公司進行。

既然世界衛生組織鼓勵醫療人員儘可能少用抗生素,以免細菌產生耐藥性,這些製藥商怎麼還會有意願研發新的抗生素呢?

抗生素可能導致嬰兒肥胖?

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的另一項研究也發現,少過一歲的嬰兒若過早接觸抗生素,可能增加兒童期的肥胖風險。

研究顯示,若在未滿周歲前服用一個療程的抗生素,幼童從一歲三個月至五歲面對的肥胖風險,將是未服用幼童的1.45倍;若服用至少三個療程的抗生素,風險則是2.78倍。

研究團隊解釋,人類的腸道依靠微生物來提供必需營養以幫助消化,但抗生素可能破壞腸道菌群的生態系統,消滅不少有益菌,留下的有害菌可能會導致肥胖問題。

衛生部早在2006年已推出有關抗生素的指導原則,之後於2011年在醫院推行抗菌藥物管理計劃,指導醫生如何使用抗生素減緩超級細菌的滋長。

新加坡藥劑師協會舉辦路演活動,為公眾講解正確的服藥知識。(聯合早報)

不過,蔡源吉醫生認為,除了醫生的專業判斷,糾正病人對抗生素的誤解也很重要。

「不論開或不開抗生素,醫生都應該向病人解釋原因。」

抗生素不是什麼萬能的靈丹妙藥,也不是為了「以防萬一」而打的預防針。想要快點康復,還是聽醫生的話吧!

新加坡總理剛坐穩大位,先來中國待5天,李顯龍早已安排好一切
2025年06月25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洗手池洗拖把、菜里驚現青蟲、托盤酸臭難聞、老鼠橫行……你敢在這樣的新加坡食閣吃飯嗎?
2025年06月25日   •   2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全島Money changer匯總!新幣兌換這13種貨幣最划算!兌人民幣5.56~
2025年06月25日   •   9576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234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063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8892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6498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新加坡 vs 中國 vs 大馬 2025生活成本全對比
2025年06月25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4617次閱讀
新加坡中介的潛規則你知道嗎?如何破局?
2025年06月25日   •   4446次閱讀
餐館不提供免費自來水原因五花八門 有哪些是你能接受的?
2025年06月25日   •   4275次閱讀
榜鵝海岸巴士轉換站啟用,舊站即將翻新,增風扇長椅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