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新加坡是面對這一方言問題,肯定是不能逃避或者是放縱方言泛濫現象的,李光耀也是及時作出決定,而李光耀自己在開幕會上也提出了如果繼續使用方言會導致新加坡出現新加坡式福建話,但是其中肯定也存在弊端,像講方言的群眾,大多數都是老人,採取這樣強硬的措施直接將方言從他們的生活中剝去也是十分難受的。
在2009年11月17日新加坡的華文教研中心開幕會上,李光耀自己表示一開始將學校的華語課程減少,是十分錯誤的決定,也是十分冒險的舉動,也讓一代又一代的學生付出了代價,而現在我們要走的路就是通過各類途徑,不管是話劇也好還是網際網路等任何可行方式來引起學生對華語的興趣。
結語
現在的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一共有四種,那就是英語、馬來語、國語及泰米爾語。
新加坡的國土面積由一開始的508 km²擴張到 724.4km²,根據2018年的經濟數據來看,新加坡的額經濟發展速度的生產總值增長率達到了3.2%,而生產總值高達3610億美元,新加坡也成為了全球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不管是工業服務業還是旅遊業等,都在高速發展。
客觀來說,這些卓越成績絕對離不開李光耀對於新加坡的管理,李光耀之所以將英文作為新加坡的第一語言也是為了新加坡的自身發展而決定的,但在之後實行雙語政策的同時,推崇華語,採取死記硬背的方式也確實斷送了華文教育在新加坡的發展。

回顧歷史,華文的主流本來是應該在新加坡盛行的,但由於各方面的政治原因,李光耀選擇了英語為官方語言,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的經濟確實相對落後,但在十幾年以後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也與世界接軌。
可能李光耀自己本身也未曾想到中國會發展得如此迅速。
但不管怎麼樣,新加坡之所以能有現在的卓越成績離不開李光耀,而中國的發展迅速也離不開黨的正確指引與中國人民的奮力拚搏。
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我們也應該擔負起使命,助力我國語言的流行與通用程度,提高其傳播性,讓全世界人民感受漢語的語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