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生活多年,還不買車的人們都怎麼想的?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物價高,通脹後現在物價又有所上漲!但是其他商品再怎麼漲價也有沒有汽車誇張!
上周4月,新加坡第一輪擁車證投標結果出爐,所有汽車組別擁車證價格都再創新高。其中,中小型車組又上漲將近3000新元,9萬6501新元,大型及豪華車組上漲了2300新元,已經達到了11萬8501新元!

這樣的擁車證價格意味著,汽車在新加坡是妥妥的「奢侈品」!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輕鬆擁有!採訪了幾位在新加坡生活多年的新移民,跟他們聊了聊為什麼在新加坡生活不買車的原因……

新移民三口之家
對汽車望而卻步
明傑是個在新加坡從事半導體行業工作的90後,高中畢業後就來新加坡讀書的明傑,已經在新加坡生活10多年了,讀書、畢業、工作、拿PR、結婚成家、換公民、買房定居、生娃,這10多年,明傑和大多數留在新加坡生活的留學生一樣,走過了看似平凡卻重要的人生歷程。
2019年,明傑和妻子迎來了兩個人愛情的結晶。有了孩子以後,每次妻子出門都要帶著嬰兒車,裝著孩子一天所需的沉重的媽咪包,坐地鐵或者打車都不是那麼方便,明傑就動了買車的念頭。

他想買一輛車,這樣就能輕鬆地帶孩子出門,但是因為疫情,他們的買車計劃一直在推遲。讓明傑沒想到的是,原本在兩三萬新元左右的擁車證,現在漲到了10萬新元上下,之前夫妻倆猶猶豫豫沒入手的車,現在已經是高攀不起了。
現在明傑的孩子已經接近4歲了,幼兒園也在家門口,帶孩子出行遊玩也不像嬰兒時期那麼麻煩,需要帶著大包小包了。夫妻倆決定暫時不買車了。雖然擁有自己的車,會便利一些,但是新加坡高昂的汽車價格,讓這份便利顯得不那麼重要!

新移民投資了兩套公寓
卻覺得買車沒必要
如果說年輕的明傑不買車的確是因為經濟能力的限制,那麼劉先生又是另外一種情況。
劉先生今年已經年過40,在新加坡創業已經超過10年,現在他名下有一家公司,規模不大,但是他收入比起一般的上班族來說多不少。
按理說,像劉先生這種情況在新加坡買得起車,也用得上車。但是劉先生還是沒買車。原來他是這麼算帳的,身為PR的劉先生覺得在新加坡買房比買車性價比高多了。
在買了第一套剛需住房後(非政府組屋),劉先生又投資買了一套公寓,當時買第二套房的稅錢讓劉先生很心疼。但是隨著這兩年房價房租的水漲船高。劉先生覺得自己買房的決定真是做對了。

至於車,劉先生說,自己平時挺忙的,一般出行會選擇打車,在車上他還可以用手機處理一些業務,如果自己買車的話,駕駛的過程就不能處理工作反而更累。

另一方面新加坡的公共運輸四通八達,劉先生和家人平時出行也經常會選擇坐地鐵,他覺得很方便,車並不是必需品。
總結
隨著新加坡擁車證價格的上漲,汽車在新加坡越來越像是一種「財富稅」,就像文章開頭,萬事通提到的,汽車在新加坡是奢侈品。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的國土面積非常有限,政府鼓勵大家選擇公共運輸,陸路交通管理局也表示,新加坡擁車證的供應在幾年內不會增加。所以,新加坡的車價基本不可能大跌!因為價格對擁車望而卻步的通心粉們可能要感到失望了!
但是其實生活在新加坡,沒有汽車也一定通行便利,新加坡不斷改善公共運輸系統,減少大家對汽車的依賴。換個角度來想,綠色出行也很「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