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勿洛地鐵站出口外有越來越多人兜售紙巾,甚至有人在該處乞討,一天可以賺取300新元,引起熱議!
有網民日前在「小紅書」貼文,指勿洛地鐵站出口外有越來越多人兜售紙巾,甚至有乞討的情況,讓他感覺本地「乞丐越來越多」。
當地媒體也揭露,勿洛地鐵站一老婦乞討一天,不但可以賺取300新元,甚至住家也有女傭。

一名年輕男子兜售紙巾,據觀察他沒有逼迫路人購買紙巾。
根據《8視界新聞網》報道,許多網民留言說看到五六名兜售紙巾的老翁、老婦和年輕人,他們每天早上就來「擺攤」,阻擋去路,一名盲人則會在地鐵站內賣紙巾。也有網民說,周末的情況更嚴重,有時會多出一兩名兜售紙巾的新臉孔「搶生意」。
記者日前(20日)早上9時到場觀察,發現有三人已經在賣紙巾了,其中包括一名左腿斷了的六旬男子、一名年輕男子和一名滿頭白髮的婦女。
據觀察,年輕男子在靠近巴士站中間的位置擺攤,擺放著他的推車、紙巾、包包和錢筒,男子對往來的路人揮手打招呼,沒有逼迫路人買紙巾。輪椅叔和白髮婦女則在角落靜靜坐著,沒有主動叫人買紙巾。
一些熱心的公眾見到他們會掏出兩元或五元給他們,沒有拿紙巾。
73歲的公眾鄭女士受訪時說,她曾向年輕男子購買紙巾,「看到他們怪可憐的,跟他們買紙巾,可以幫助他們,又有紙巾用,何樂而不為。」
84歲的蘇先生則認為他們沒有阻擋去路,但是兜售紙巾的人數確實越來越多。
他說,除了地鐵站外,小販中心內和勿洛購物中心外的大廣場也會看到他們的蹤影。「真的非常多,或許因為這裡有人潮吧。」
另一名不願具名的公眾則十分同情他們,他說:「如果有經濟能力,有誰會願意坐在酷熱的戶外賣紙巾,希望有關單位能幫助他們。」
記者在早上10時許見一名身穿綠色上衣的男子買了飲料給年輕男子喝,詢問下得知對方原來是男子的父親。

張先生訪談間他不時望著兒子向路人揮手賣紙巾的背影,眼眶濕潤有淚,感覺有說不出的心酸。
與父親張先生交談,能感覺他為人憨厚樸實,訪談間他不時望著兒子向路人揮手賣紙巾的背影,眼眶濕潤有淚,感覺有說不出的心酸。
張先生說,兒子張溢愷今年32歲,因為患有低智商所以找不到工作。「他不賣紙巾還能做什麼?有很多工作他都無法勝任。」
他說,兒子從早到晚賣紙巾賺到的錢不多,然後拿這些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如收音機等,如果不賣紙巾就沒有零用錢。
「他窩在家裡也沒事做,賣紙巾除了打發時間也可以有點錢。」
由於擔心兒子,張先生每天早上11時到景萬岸的咖啡店開工之前,總會抽空前來看看兒子,「他曾經打瞌睡,結果錢被偷了,不過那是例外,平時大家都很好,沒有欺負他。」
他說,妻子當清潔工,夫妻倆無法時刻陪在兒子身邊,兒子一整天就會在勿洛地鐵站一帶賣紙巾,中午自己到小販中心吃飯,偶爾會等他下午4點放工一起回家。
「我們也是身不由己,他才會賣紙巾,他在這裡沒有吵鬧或者騷擾人,所以希望大家能多多包容他。」
他稱,有為兒子申請賣紙巾的執照但沒有獲得批准。
此外,賣紙巾的66歲李先生受訪時說,他曾在咖啡店擔任咖啡頭手,但左腳突然血管阻塞,動了兩次手術通血管仍治不好,2021年就決定切除左腳。
他說:「如果我有手有腳,我不會賣紙巾,房租、水電、交通費、伙食費等,一個月拿640元的公積金實在不夠用。」
面對他人異樣的眼光,李先生十分看得開,也很坦蕩不加以理會。「不管你生活得如何,一定會有人有話說,只要對得起自己,不用管別人怎麼看自己。」李先生過去一年多在勿洛地鐵站出口賣紙巾,據他觀察,最近確實越來越多人在這一帶賣紙巾,周末的情況最嚴重,包括他在內有七個人賣紙巾。

到了中午時分,一名身穿藍衣黑褲的阿婆,在小販中心外的走道向路人乞討。
到了中午時分,一名身穿藍衣黑褲的阿拎著一個紙袋走向小販中心外的走道。阿?行動緩慢,腰部呈90度彎曲,邊走還邊摸膝蓋,似乎膝蓋疼痛。
據觀察,只要有人從阿?身邊走過,阿婆就會跟他們要錢,一些公眾見她可憐就給她幾塊錢。
有公眾向記者爆料,阿婆事實上有兒有女,甚至家裡請女傭,從早上10時到晚上7時能討到200元到300元,非常好「賺」。
記者向阿婆詢問生活情況,問她是否需要幫忙?
阿婆先是向記者要錢說:「可以給我錢嗎?我80多歲,單身自己一個人住。」
記者繼續追問時,阿婆又不想回答了。
據了解,受訪人士都沒有向有關當局申請援助。
根據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官網的資料顯示,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請中短期或長期社區關懷計劃。
中短期社區關懷計劃為暫時無法工作、正在找工作的低收入個人與家庭提供援助,同時,也為賺取低收入並需要在基本生活開支上得到援助的個人與家庭提供援助。
長期社區關懷計劃則為因年老、疾病或殘障而永久無法工作的人士,以及只有少量或沒有收入和家庭支持的年長者提供援助。長期社區關懷計劃的受惠者將可以每月獲得金錢援助、醫療費用援助等。
《8視界新聞網》已向相關部門了解賣紙巾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