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1日起,新加坡就業准證(EP)和S准證(SP),最低薪資門檻將調高$500。新的就業准證(EP)從$4500調高至$5000,S准證(SP)從$2500調高至$3000。
新的就業准證(EP)從4500新幣調高至5000新幣,而金融服務業的就業准證最低月薪也調高到5500新元。
S准證(SP)從2500新幣調高至3000新幣,金融服務業的S准證申請者的最低月薪也調高到3500新元。
而對於續簽的就業准證和S准證持有者則要在2023年9月1日前達到新的收入標準。S准證的門檻還會在2023和2025年分別進一步提高,第一層外勞稅也將從2025年起從330新幣調高至650新幣。
除了薪金門檻提高了外,僱主必須通過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lementarity Assessment Framework,簡稱COMPASS)為申請者評估。申請者必須在評估框架中獲得累計40分,才符合申請就業准證的資格。新的評估標準框架包括薪資標準、學歷、公司外來職工占比、新加坡公民職工占比等多個方面。

新的就業評估框架
簡言之,申請將根據四個基本標準進行評分,申請者基礎指標超過預期得20分,符合預期的10分,不符合指標則是0分。
在所有4項基本標準上達到預期分數(累計40分)的申請將被視為達標,4項標準不達標的申請者可以通過獎勵標準獲得額外積分來彌補所需要的分數。
薪資標準
所有申請人必須滿足EP資格工資,該工資隨年齡增長。通過滿足當地PMET(Professionals, Managers, Executives and Technicians)工資的行業特定基準來獲得積分。這些基準也是根據年齡調整的。
薪資高於本地同齡同等水平90%,可加20分:
處於65-90%分位,可加10分;
低於65%分位,不得分。
學歷
僱主有責任確保申請人的資格是真實的,並且是由認可機構頒發的。
一頂級學府畢業,可加20分
一大學同等效力證書,可加10分句
非大學學歷,不加分
頂級學府包括:
·基於國際排名的前100名大學,以及不同地區的其他知名大學;
·新加坡的自治大學;
·在特定領域受到高度認可的職業院校。

相當於大學學位一般指:
·在英國體系中被評估為與學士學位相當的外國資格證書(教育部參考國際認可機構確定這一點,例如英國國家認可和評估國際資格和技能信息中心(UK ENIC))。
·被行業認可並得到相關部門認可的專業資格證書。
根據COMPASS,學歷不是強制性要求。沒有同等學歷的候選人仍然可以通過在獎勵標準上獲得足夠的分數來通過COMPASS。
公司外來員工占比
政府認為,公司聘請不同國籍的員工能使公司擁有新的想法和社交圈,有助於形成更具包容性和彈性的勞動力。
在計算這一標準時,MOM將公司所有月收入至少為3000新幣的員工視為PMETs。雇員的國籍是根據MOM記錄中他們護照上的國籍確定的。
雇用人國籍占公司5%,可加20分
占5-25%,可加10分
大於等於25%,不加分

新加坡公民職工占比
COMPASS認可那些努力為本地勞動力創造機會,並建立由本地和外國專業人員組成的互補團隊的公司。如果公司在PMET員工中擁有相對較高的本地員工比例,那麼申請將獲得更多的分數。
本地員工占比大於等於50%,可加20分
本地人占比20-50%,可加10分
本地人占比小於20%,不加分
只有以上四項打分總和高於40分才算申請通過,但是滿足以下幾點可加分:
技能加分
EP申請人的職業需要高度專業技能,且該職業目前在當地屬於短缺勞動力,在新加坡短缺職業名單(SOL)中,如支持新加坡數字化進程的信息通訊相關的職位,可獲得額外獎勵分20分。
但是,如果申請人的國籍占公司PMETs的三分之一或更高,那麼他的加分將從20分減少到加10分。
經濟優先戰略加分
COMPASS認可與政府合作開展雄心勃勃的創新或國際化活動的公司,符合政府的經濟重點。這些公司還應該具有為當地人提供良好工作的規模和潛力。
企業滿足創新或國際化活動的特定評估標準,申請者可獲得額外獎勵分10分。要獲得資格,企業必須參加由各種經濟機構運行的選定項目,或達到特定的評估標準,並顯示出發展當地勞動力或生態系統的承諾。

如果您的候選人符合以下條件,則可豁免COMPASS:
·月薪不少於2萬新元(類似於現行的「公平考慮框架」提到的);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服務貿易總協定》或新加坡加入的適用的《自由貿易協定》,申請成為海外公司額的受讓人;
·1個月或少於一個月的短期職位。
2023年9月起人力部將實施採用評估框架審批申請。而准證的更新申請,則從2024年9月起採用新評估標準。政府會繼續完善對就業准證申請者的評估,此次新評估框架就是第一次完善。2023年9月新加坡的准證薪資最低門檻還會繼續上調。
新加坡財政部認為,EP持有者應該是能夠為新加坡經濟做出貢獻、提高與他們共事員工的技能,以及加強本地勞動力的專業人員和高級執行人員。
與此同時,本次推出互補專才評估框架COMPASS,意在評估外籍員工的能力,以及是否對本地職工人群起到互補作用,以此決定是否批准。
從這一框架來看,我們可以看出未來申請EP的審核會更加嚴格,那麼取得PR的只會越來越難。所以想要申請PR的人,最好趁早去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