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柯文哲、蔣萬安和侯友宜先後到訪新加坡。(紅螞蟻製圖)
作者 李國豪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卸任前臨別秋波,去年12月底到訪新加坡。
接著是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年4月到訪獅城。
最近來訪的,則是上周剛結束訪新行程的台北市長蔣萬安。
短短半年,新加坡共迎來三位台灣雙北市長,不可謂不熱鬧。
紅螞蟻爬梳這三位市長的行程,發現原來大家都愛這一味: 沙爹。
來到南洋美食不少的新加坡,吃貨行程必不可少。 以下有圖有真相。

柯文哲(左)喝甘蔗水、吃沙爹。(台灣中央社)

侯友宜吃沙爹。(民視新聞)

蔣萬安(中)吃沙爹,而且穿著白上衣吃,勇氣可嘉。(蔣萬安臉書)
值得一提的是,侯友宜和蔣萬安的沙爹都是在紐頓熟食中心享用的,可見這兩位黨內同志(兩人皆為國民黨籍)在吃這方面也有志一同。
或許先來訪本地的侯友宜吃過紐頓熟食中心的沙爹後,回頭又立馬給稍後來新的蔣萬安分享好康?
柯文哲的沙爹則在本地另一美食指標老巴剎品嘗。 看來新馬版本的肉串,對台灣人似乎有種莫名魅力!
吃完好料,談正事。
組屋、機場都是「打卡聖地」
三位市長都是打著城市交流的旗號來新。
其中,柯文哲的主軸是雙語教育、智慧城市及永續城市發展。
侯友宜把交流重點放在城市規劃、永續發展及企業更新。
蔣萬安則把交流重點放在交通建設、都市發展、環境永續及智慧城市四大面向。
但無論參訪主題如何定調,建屋發展局及市區重建局幾乎都是三人必訪之地。
住房問題一直是台灣,尤其是首都圈兩大城市台北市及新北市常年面對的沉疴。
新加坡擁有超過八成人口居住、「居者有其屋」的政府組屋,經常被台灣各縣市當局視為取經對象。
蔣萬安還特別點名海軍部村莊(Kampung Admiralty),直言這個集生活、飲食、醫療及娛樂於一體的「退休村」,讓他大開眼界。

疫情後浴火重生的樟宜機場也讓幾位台灣市長下深刻印象。
柯文哲在臉書上載了一部視頻專門介紹樟宜機場。視頻中提到,樟宜機場把握疫情期間的停頓,漂亮轉型,做了諸多數碼轉型,包括推進機場全自動化,如刷臉通關等新措施。
他讚嘆樟宜機場如今已蛻變成旅客的熱門打卡地點,給台灣的啟發是: 「不要放棄學習,更不要放棄想像。」
借著城市交流,也見了新加坡重要政治人物
根據公開資料,柯文哲在行程中見了新加坡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劉燕玲,後者也以西南區市長的身份與之交流。

柯文哲(左)與劉燕玲(右)交流。(柯文哲臉書)
侯友宜和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及東北區市長朱倍慶會面。

侯友宜(左)與黃循財(右)會面。(侯友宜臉書)
蔣萬安則在行程中獲得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及西北區市長任梓銘的接待。

蔣萬安(中)與陳振聲(左)及任梓銘(右)會面。(蔣萬安臉書)
從接待層級來看,與侯友宜會面的黃循財及李智陞都是新加坡4G領導班子成員,其中被侯友宜稱為「久違老朋友」的黃循財更是新加坡4G領導班子的領頭者,也是總理接班人。
與蔣萬安會面的陳振聲亦是4G領導班子的重要一員。
相較之下,柯文哲的交流對象則是現職政務部長的劉燕玲。
值得一提的是,侯友宜及蔣萬安在訪新行程中,都曾有過「不公開行程」。
由於新加坡與台灣並無外交關係,部分台媒及學者更以此推論,這些秘而不宣的行程或許見到的是「更大咖」人士。
台灣方面關注這些會面。一些分析指出,按常理來說,不公開會見的人士層級,應比公開會面的人更高階。若侯友宜在公開行程中已見過黃循財,不公開行程所見到的大咖身份或許已是不言而喻。
蔣萬安作為台灣政治名門「蔣家後人」,其秘密行程所見人士也引起諸多揣測。
他受訪時不諱言,其祖父台灣前總統蔣經國與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生前擁有多年公交私誼,此番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讓他在新加坡「見到了該見的人」。
無論如何,對於所見之人是誰,他始終三緘其口,僅表示:
「我不僅見了很多好朋友,也有機會認識新朋友,現在大家都是好朋友。」
三位過去半年先後訪新的市長中,柯文哲與侯友宜已先後宣布參選明年1月台灣總統大選。作為「蔣家後人」的蔣萬安也普遍被視為國民黨的中生代政治明星,是未來可能的總統潛在參選人。
是不是真的有「更大咖」,誰見誰沒見,誰見了誰,都只能大家猜測推論而已。說的不一定是真的,沒說的也不一定是真的。這些不影響大局,只是增加人們的談資。
努力促進區域和平的新加坡,總是微笑著話不多說,招待大家:儘管吃沙爹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