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的嬰幼兒確診病例增加,引起家長的擔憂和關注。
本地一個九個月大的女嬰確診冠病四天後才被接到醫院,母親在家照顧患病女兒時,連睡覺都戴著N95口罩,但仍無法倖免。
這位媽媽在陪護女兒入院隔天也確診染病,母女二人一同住進了醫院的隔離病房。

根據衛生部前晚發布的文告,本地過去七天共有1019名12歲以下孩童確診冠病,一個月來每天確診的孩童人數整體呈上升趨勢。
本地一間學前教育中心、小學、中學和自閉症中心分別出現2019冠狀病毒確診病例。 10月1日,位於蔡厝港52街的周氏幼兒園表示已經在9月30日通知學生家長與監護人,中心有一名學生確診,和這名學生同班的師生昨天已開始放缺席假,直到3日。
位於義順的西山小學也出現確診病例,可能跟確診病例有過接觸的學生因此被安排放缺席假,並且接獲為期十天的健康風險警告。

位於榜鵝的培道中學則在9月29日接獲通知,指一名學生確診。與他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士也已被安排放缺席假。
聖安德烈自閉症中心在9月26日接獲通知,指一名來自高級課程的職員確診。
新民巷美景城第22座的MapleBear幼兒園再度出現2019冠狀病毒確診病例,這也是這所幼兒園在三個星期後再度有人確診。

衛生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9月14日在國會透露,本地12歲以下感染冠病的孩童中,約14%為不超過一歲的嬰兒,當時有50個嬰兒確診。

幼兒不同於成年人,他們的免疫力更弱,染病時家長自然會更加擔心,這可能使他們在無法幫孩子緩解不適時感到無助,尤其是和孩子單獨隔離時。
專家建議,家長應該準備充足且安全的藥物,包括治療發燒、咳嗽和流鼻涕等症狀的常見藥物,在有需要的時候給孩子服用,舒緩他們的不適感。

在這期間,也要觀察看孩子是否有呼吸困難、食欲不振或愈加疲乏的症狀,如果有的話應儘快叫救護車,將孩子送到最近的兒童醫院。
同時,疫苗是保護全家最好的方法,另外家中成員也可以儘量佩戴口罩、勤洗手,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

但是,隨著確診病例攀升,更多年幼的孩子可能需要在家康復,但小於兩歲的孩童仍須到醫院接受觀察。
新加坡目前的居家康復計劃適用於12歲至69歲的確診者,政府鼓勵12歲以下的孩童在家康復,這也極有可能成為他們的默認護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