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共部門績效檢討:我國經濟已從冠病大流行中強勁復甦

最新公布的新加坡《公共部門績效檢討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經從冠狀病毒大流行中強勁復甦。
財政部在每兩年發布一次的新加坡《公共部門績效檢討報告》中指出,冠病疫情嚴重擾亂了全球經濟活動,我國經濟在2020年萎縮了4.1%,是獨立以來的最大跌幅。然而,我國強大的經濟基礎,加上同世界廣泛聯繫,使我國渡過這場風暴,在2021年取得7.6%的經濟增長,五年間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取得2%的年均復合增長率。
貧富差距的問題獲得改善,主要是因為政府強化社會政策,並推出措施幫助更多人就業。
企業和工友在疫情期間,通過廣泛的計劃獲得援助,當中包括:從2020到2022年,政府在僱傭補貼計劃下,一共發放了超過281億元給18萬名僱主。
報告也指出,為了把握疫情帶來的機遇,許多企業已經實現數碼化。其中,採用數碼科技的公司比率從2018年的74%,增加到2021年的91%。

新加坡中小企業商會副會長洪煜說:「新創立的公司創立的時候,就已經想到我們必須從開始都數碼化,所以我覺得這兩個界限,我覺得可能可以加強去分開,可能去看怎麼去幫助這些成立比較久的公司。」
截至今年9月,超過六成的小販攤位也通過攤主樂學數碼計劃(Hawkers Go Digital),採納電子付費選項。
樟宜村小販中心小販公會主席林文傑說:「到目前為止有七成的小販,都使用數碼付款的方式,除了那些老人之類的,我們還要鼓勵他們。這個方案對我們來講是很省時間。」
報告也指出截至今年3月,超過六成的兒童報讀政府資助的學前教育中心,這個占比有望在2025年左右進一步提高到八成。學校繼續同家長和社會合作,協助學生全面發展,擺脫對學業成績的過度重視。
新加坡管理大學社會學教授鄭寶蓮教授說:「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我認為教育機構工作者需要同學生和僱主合作,讓僱主能看到文憑上的技能部分。 這樣當僱主聘請人時,他們不只是注重學業成績。」
為了照顧年長者的需求,日間護理中心的名額從2011年的2100個增加到2021年的8300個。療養院的床位也在同個期間增加八成,達到去年的1萬70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