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這次新加坡銀行業20年來最大的一次自由化行動,是為了打造能夠以較低成本運營的純網絡銀行,提供與星展集團及華僑銀行等老牌銀行不同的服務。
但是某些條件要比其他市場更為嚴格,其中包括零售銀行需要15億新加坡元(1新加坡元約合5元人民幣)的實繳資本,控制權需屬於新加坡本地。這促使投標人必須聯合起來,結合各自的銀行專業知識、面向消費者的技術專長和雄厚的資本。

消息人士稱,許多公司正在埋頭於最後一刻的談判,以便趕在年底招標截止期限之前組成財團。這些消息人士未獲授權向媒體講話。「有許多的快速面談正在進行中。」顧問公司安永的新興市場金融科技業務主管瓦倫·米塔爾表示。

新加坡金管局將發出最多2家零售銀行及3家批發銀行的執照。零售銀行業者可以從零售及非零售客戶吸收存款,並提供這些客戶服務,但是這些銀行必須是由一家新加坡的公司主導。批發銀行業務則大多服務中小企業。

Grab集團、新加坡電信和渣打都證實有興趣取得執照,但不願說明細節阿里巴巴集團關聯企業螞蟻金服與新加坡電子遊戲企業Razer也在考慮申請牌照的企業之列。

消息人士稱,保險商中國平安、一個包含新加坡大亨沈財福旗下控股公司V3的銀團以及另一家保險企業大東方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等也有興趣。上述企業未予置評。
新加坡將在2020年年中宣布取得牌照的業者,數字銀行預料將自2021年中起分階段開始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