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海上線5G,聯通跨入無卡時代...新加坡還「智慧」嗎?
新加坡一直以來都是以「智慧國」自居...
而且也是全球第一個把「智慧國」定位發展目標的國家...但現在新加坡真的還那麼智慧嗎?
中國移動支付已經讓新加坡感覺像「鄉巴佬」...
中國共享單車走向全球的時候,新加坡才開始接納...
...
而僅僅幾天,全球科技界再次震動...

(圖:來源自網絡)
3月29日,中國聯通宣布,全國範圍內開通eSIM。這意味著eSIM將大規模走進公眾視野。
中國聯通跨入無卡時代...
什麼是eSIM?
當拿到新的手機之後,啟動前的常規操作總是一樣的。
從手機的腦門、屁股、側邊上摸出 SIM 卡槽的洞,插入卡針,把它捅出來,放進 SIM 卡,然後,才會按下電源鍵,激活你的新機機。
但是,最近的幾年裡,廠家都開始嫌卡槽礙事了,從最早的谷歌 Pixel 2 系列開始,許多的手機都開始支持另外一種船新的騷操作——eSIM。
eSIM 和現在常用的 Nano-SIM 非常不一樣,主要是因為你不再需要卡槽了,當然,它的好不只這個。

(圖:來源自網絡)
eSIM簡單來說,就是電子化的SIM卡,是一個數據文件,可通過網絡下載到移動終端。有了它,各種電子產品就能連接上網,接撥電話、發簡訊等。功能上和普通SIM卡無異。
任何可接入行動網路的設備都可使用eSIM。當然,前提是設備硬體支持eSIM。集成在硬體中eSIM方案,目前占用空間僅為Nano SIM卡的1/3,未來會向更小尺寸演進。
eSIM技術使用範圍很廣,包括可穿戴設備、平板、PC以及其他終端,如智能音箱、智能後視鏡、POS機等。涵蓋運動、家庭、醫療、娛樂、教育等各類應用場景。
甚至手機也可以使用eSIM,輕鬆實現雙卡雙待,而且用戶可以同時接入兩家甚至三家運營商,語音和數據分別使用不同的號碼也可實現。
eSIM 的 e 並不直覺中的「電子 electronic」的縮寫,這個e,是「內置 embedded」的 e,把可編程的 SIM 卡晶片內置到手機主板上,通過軟體改寫運營商資料。
最重要的是,它天生適配各種智能手錶,支持通話、簡訊和行動網路的所有功能。
舉個栗子:想換張 SIM 卡,如果用 eSIM 的話,不用拔出來,只要掃個二維碼,就能直接換掉,也不用怕換下來的舊卡丟掉。

(圖:來源自網絡)
還有一個大新聞就是——5G!
5G時代漸行漸近。
3月30日,隨著中國首個5G網絡在上海建成並開始試用,上海也成為國內首個中國移動5G試用城市。
當天,中國第一個基於5G網絡的手機通話從上海虹口足球場撥通,電話的另一頭,是虹口濱江的上海航運交易所。
不換卡、不換號的這個手機通話,首次實現了5G核心網、業務系統和5G手機的電話互通,上海也成為全國首個5G試用城市。

(圖:來源自網絡)
據介紹,上海虹口區已經建成5G基站228個,實現了5G網絡全區覆蓋。這個安裝在虹口足球場的5G基站跟一旁的4G基站相比,尺寸上更寬、更矮。
據介紹,到2021年,上海將累計建設超過3萬個5G基站,實現5G網絡深度覆蓋,在工業製造、智能網聯汽車、健康醫療、城市管理等領域形成一批全球領先的應用解決方案。

(圖:來源自網絡)
5G是什麼,應該不需要過多的解釋!
5G網絡是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數10Gb,比4G網絡的傳輸速度快數百倍。
速度快是一回事,低時延又是一回事,5G網絡延遲將從115毫秒降至5毫秒以內,這意味著不僅可以大幅度提升對戰類手機遊戲體驗,更可在廣闊的商業領域發揮威力。此外,5G毫米波頻段擁有高帶寬和高速率的優勢,因此可以容納更多的人同時在線。
總結下:5G網絡核心優勢:速度快、延遲大幅降低和網絡容量加大。
5G以上的特點決定了其有非常廣闊的應用空間,對很多人來說,5G聽起來挺好,就是不知道實際會改變什麼...
舉幾個例子:
直接看視頻,認知更直觀...
視頻連結:https://v.qq.com/x/page/k0824g4zpw6.html
新加坡要打造智慧國?
不加油...第一個喊出來的...可不一定是第一個能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