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
是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嗎?我的孩子被綁架了!
···
求求你們快救救我孩子吧!
某周末傍晚,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工作人員接到在新留學生小華(文中人名均為化名)母親王女士的來電。電話另一頭的王女士情緒非常激動,幾乎在崩潰的邊緣,稱今天突然接到「綁匪」用小華微信號發來的信息,告其小華已被綁架,要求她必須要在3小時內向綁匪指定帳戶匯入30萬元現金,否則就要「撕票」。

(圖源網絡)
根據以往經驗及近期電信詐騙猖獗的情況,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工作人員判斷此案極有可能是「虛擬綁架」電信詐騙。但事關中國公民生命財產安全,決不能掉以輕心。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領保幹部一方面安撫王女士激動情緒,請其立即在新加坡當地和國內戶籍地警局報警。同時,立即上報館領導,啟動領保應急機制。並在王女士報案後緊急聯繫新加坡警方及小華就讀的學校,請其立即展開調查,尋找小華下落。經過4個小時的緊張搜尋,當晚11時左右,新加坡警方終於在當地一家賓館找到了毫髮無損的小華。
細問緣由,小華後悔地說,昨天上午,他接到一個來自「新加坡警方」的電話,稱其寄往北京的包裹藏有違禁品並隨即將電話轉接至「北京警方」。「北京警方」在獲取小華護照、身份證等信息後,稱其涉嫌洗錢犯罪,讓其立即離開學校,入住當地賓館,並切斷手機、微信等通信渠道,不要與任何人聯繫,配合「警方」調查。隨後,「警方」以辦案需要為由指示小華錄製「被綁架」求救視頻、拍攝「被綁架」圖片,並交出微信帳號和密碼。而正是這些冒充「警察」的詐騙分子聯繫王女士,謊稱小華遭「綁架」,並發送事先拍錄好的圖片或視頻,索取巨額「贖金」。
據調查,上述電信詐騙主要針對在新中國留學生,尤其是對社會經歷尚淺、獲取信息有限的低齡群體。去年以來,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也曾接到多起遭遇此類電信詐騙的求助,部分留學生家庭遭受一定經濟損失。
除此之外,詐騙分子還冒充使館工作人員、「公檢法」、「DHL」、當地電信公司等機構工作人員,以受害人涉嫌洗錢、販毒等犯罪為恐嚇,以配合「警方」調查為藉口,用技術手段將來電號碼修改為官方機構電話,採用偽造拘留證、逮捕證、資產凍結證明等司法文書手段迫使、誘騙受害人配合其「調查」,最終目的是騙取受害人匯款到指定帳戶或套取其網上銀行登錄信息及密碼。
中國駐新加坡使館提醒在新中國公民,特別是留學生,如接到類似陌生電話,一定要先向使館或新加坡警方核實,也可以5分鐘後按來電號碼回撥查證。在新留學生家長應與子女保持溝通,教育子女不輕信陌生人電話,並關注駐在國政府和中國駐新加坡使館發布的相關提醒信息,一旦接到類似電話或上當受騙,及時報警。

常用聯繫方式
新加坡報警電話:999
新加坡反電信詐騙熱線電話:1800-7226688
中國駐新加坡使館領事保護與協助緊急求助電話:+65-64750165
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電話:+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註:以上信息轉載自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領事。

無論留學生在新加坡留學時間長短,年齡大小,在日常生活中想要預防電信詐騙,一定要注意:
01
涉及錢,提防!
詐騙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騙錢,而這個過程邊是要通過銀行轉帳、銀行卡轉帳等等。
所以,目的和形式都清楚了,只要涉及「轉帳」二字,就千萬要提防著!
所以無論騙子如何花言巧語、危言恐嚇,大家一定要記住「不聽、不信、不轉帳、不匯款」,有疑問直接撥打新加坡報警電話999進行諮詢或報警。
02
無顯示號碼,提防
目前,除極少數特殊部門還擁有「無顯示號碼」電話之外,任何政府、企業、銀行、運營商等機構均沒有「無顯示號碼」的電話,所以今後再見到「無顯示號碼」來電,直接掛斷就好。
但如果接到有顯示跟銀行企業號碼相似的電話,但發現可疑的情況,可以掛斷電話,5分鐘後原號撥回來查證。
03
提供個人信息,提防!
不要提供個人及銀行資料像網上銀行用戶名、個人識別碼(PIN)、一次性密碼(OTP)、及銀行卡號、密碼、身份證號碼、醫保卡號碼等信息,以免被詐騙分子利用。騙子會用這些資料盜取帳戶款項。
而且現在很多手機軟體都會有驗證碼登錄,但是特別注意的是銀行、支付寶等發來的「簡訊驗證碼」是極其隱秘的隱私信息,且通常幾分鐘之後即自動過期,所以不要向任何人和機構透露該信息。
04
簡訊內連結、網站,提防!
儘量不要點擊簡訊中自帶的任何連結,特別是Android手機用戶,更要防止中木馬病毒。
另外,切不可輕易信任那些看上去與官方網站長得一模一樣的釣魚網站,不僅容易中病毒,還可能被直接騙走錢財!
所以在登錄銀行等重要網站時,養成核實網站域名、網址的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