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4 月 8 日的國會辯論中,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高級政務次長蔡瑞隆透露,2020 年至 2024 年期間,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平均每年接到六起關於福利院住戶遭虐待的案例。他回應議員楊益財(拉丁馬士區)有關福利院職員對住戶粗暴行為的詢問時指出,其中一些案例未得到證實,但對於已確認的事件,相關部門已對涉事職員採取了行動。

蔡瑞隆強調:「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對虐待福利院住戶的行為零容忍,會對這類指控展開全面調查。」 根據即將推行的社會福利院法案,只有在特定情況下,工作人員才允許對住戶採取合理的束縛措施,如使用布條或腳套,以保障住戶和員工的安全,並且這類操作僅限經過培訓的人員執行。
楊益財指出,合理束縛的力度標準因人而異,因此工作人員必須接受恰當培訓,以確保能夠勝任相關工作。他還對法案中刑罰加重可能對福利院業者責任產生的影響表示關注,特別是許多福利院的董事成員都是義務服務,擔心這可能會打擊志願者參與董事會工作的積極性。

對此,蔡瑞隆回應稱,該法案中的刑罰設定與其他監管類似罪行的法令相近,例如監管療養院的醫療服務法令。為了讓福利院的各利益相關方,如董事會成員,清晰了解自身職責,相關工作和責任將在附屬法令和行為準則中詳細闡明。他進一步表示:「我們不會一開始就採取懲罰措施,而是會密切與福利院合作,確保機構獲得足夠支持,以滿足監管要求。」
在回應議員黃玲玲(宏茂橋集選區)關於違反行為準則的處理問題時,蔡瑞隆強調,當局不會採取過度懲罰策略,而是會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包括傷害程度以及是否為重複違規行為等,來決定具體的監管措施。在某些情況下,當局可能會暫停涉事人員在福利院的工作,或縮短福利院的執照期限,以促使院方解決問題。

此外,針對葉漢榮(楊厝港區)、陳立峰(後港區)和楊益財等議員關注的福利院人力需求和員工薪資問題,蔡瑞隆表示,當局會定期審查薪資指導原則。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已與部分福利院開展試點項目,重新設計工作流程,旨在改善工作環境,助力員工職業發展。
在回答黃國光(義順集選區)關於工作人員背景評估調查時間的問題時,蔡瑞隆稱,目前當局通常會在兩周內通知業者評估結果,未來將進一步研究如何縮短這一時間。
社會福利院法案通過後,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將有權發布介入指令,在必要時暫時接管不符合標準的福利院,以保障住戶能持續獲得服務。蔡瑞隆表示,若出現這種情況,當局將積極與新舊業者合作,確保交接工作平穩有序進行。截至目前,僅有一家福利院因業者調整戰略方向,決定不再經營而進行了業者轉換。

為制定社會福利院法案,社會及家庭發展部於去年 11 月 21 日起開展了為期一個多月的公眾諮詢。多數參與者支持加強保障措施,如要求福利院相關人員通過當局評估等。但也有部分人士擔憂,這可能會限制業者自主權,影響招聘進程。對於束縛措施的使用,多數人強調應制定清晰的指導方針,並加強相關培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