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樟宜機場和新加坡航空讓新加坡揚威海外,絕對沒有誇大其詞的意味,不計其數的國際獎項和認可就是其中一項最好的依據。
當然,公眾和乘客的認同也不容忽視,除了被普遍視為服務至上,能幫顧客找回不小心丟失的物品,也是一大要素。
至少有一名新加坡男子是這麼認為的。
8月27日,44歲的本地醫美醫生蕭德華在個人臉書帳號發文,貼文一開頭就是滿滿的感激:
「樟宜機場不僅僅給人一種家的感覺,它也象徵效率和信任。」
原來,蕭德華本月25日乘搭新航從紐西蘭返新,下飛機回到家後,才發現自己「糊裡糊塗地把筆電落在機上」。
不過,因為乘搭的是新航班機、飛機降落在樟宜機場,他沒有驚慌。
「雖然我得開車再到機場一趟,等服務人員把物品從機上帶到失物招領處,(但)整個過程沒有拖太久!」
他在文末因能失而復得而再次致謝,寫道:「謝謝樟宜機場和新航非常貼心的服務」。

樟宜機場。(聯合早報)有人失而復得,也有人「再見再也不見」
這篇答謝文在短短三天內,就吸引了6900人按贊,還糾出樟宜機場「本尊」來回應,樟宜發言人不敢「邀功」地說:
「很高興你拿回了筆電!多虧了新航和(樟宜機場地勤服務和機上餐飲服務提供商)新翔集團!」

貼文下的留言區也變得十分熱鬧,其中一部分網民有類似經歷,丟失的物品最終能物歸原主,也多虧了樟宜機場或新航的協助。
這名外籍旅客說,他幾年前乘搭阿聯航空,入境新加坡後才察覺耳機不見了,但航公公司和樟宜機場的處理方式,讓他對他們的服務讚譽有加。
「他們不僅(把耳機)還給我,還送到了最靠近我住家的機場。」

另一名網民則慶幸,當時遺失物品時乘搭的是新航。
她憶述,某次從約翰內斯堡飛往德班(Durban),下機後發現平板電腦還在座艙內。她立即通知在約翰內斯堡的新航工作人員。
「他們向我保證,他們會聯繫德班的工作人員找回平板電腦,並幫我保管在約翰內斯堡機場,直到我兩周後返回為止。」
「他們也持續向我彙報進展,包括是否已找到平板電腦,以及在我回程後到哪裡和如何取回……真的是服務周到!」

也有網民透露,他多年前乘坐新航入境休斯敦機場,結果大衣忘了拿。
「我打給新航的客服專線,隔天工作人員就親手將大衣交還給我。新航的服務一直以來都是最頂尖的。」

可想而知,有一些乘客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這名網民說,她曾經乘搭新航轉機時不見了迷你平板電腦,但她聲稱儘管地勤人員致電了解情況,物品最後還是找不回,讓她直言「對新航很失望」。

此話一出,就有人回復該網民說,把物品遺落在機上卻對新航感到失望,令人無法苟同,況且丟失的物品又不是行李,可能是其他人順手拿走了,「新航又怎麼會查得出來?」
換做其他機場和航空 結局可能不一樣?

新翔集團失物招領處。(網際網路)
有趣的是,也有不少網民紛紛道出在其他城市的經歷,貼文留言區儼然成了各地機場和航空公司一較高下的平台。
這名網民說,他迄今最遭的旅遊經歷,是某次從杜拜國際機場飛往伯明罕。
「我的筆電不見了,但他們都很不老實,我詢問了杜拜和伯明罕(的機場失物招領處),但卻不了了之。」

另一名網民說,他某次乘搭美國航空,竟丟失了行李,裡頭還裝有腳踏車。
「那架班機飛到了另一洲,(美航)不想承擔責任。」
他之後被重新預定乘坐新航班機回到樟宜機場,當下他也沒有慌張,「因為他知道新航工作人員必定能幫他找回行李」。果不其然,兩天後新航人員就把行李送到府上。

照顧好隨身攜帶的每件物品,很大程度上是乘客的責任,機場和航空公司職員只能盡力而為,嘗試找回被丟失的物件。
這也是為什麼,如果最後真能物歸原主,幸運的物主不僅會大鬆一口氣,更會自此對服務到家的機場或航空公司留下美好印象,贏得多一名死忠粉絲。
遺失物品只保管30天
順道為蟻粉科普一下,樟宜機場失物招領部門去年處理3萬起物品報失案件,單是去年12月就有約7000起。
這些被人丟失的物件包括頸枕、行李、耳機、手機,以及雨傘等。

樟宜機場失物招領部門去年處理3萬起物品報失案件。(網際網路)
由於空間有限,失物招領部門收到的任何物件只會保存30天,過了這個期限,非私人物品如雨傘、衣物,及書本等,會捐贈給新加坡紅十字會;含有個人資料的物品,如護照及其他文件則會被焚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