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紙上談兵? 新加坡一些企業開始落實四天工作制

2022年08月04日   •   4萬次閱讀

調查顯示,本地有七成員工希望公司能落實四天工作制。(海峽時報)

作者 王震宇

紅螞蟻今年初整理過一篇英國數十家企業大規模試行四天工作制的文章。

該試行計劃自6月起已正式啟動,英國當地70多家公司的逾3300名員工,在保留原有工資的前提下減少工時。來自劍橋大學、牛津大學以及波士頓學院的研究員,則負責觀察評估工作周縮短後對生產率和生活素質的影響,研究結果將於2023年公布。

本地企業:工作日減少生產力高員工也開心

在新加坡,四天工作制議論了N年。

眼看著英國企業已經將這個十分吸引打工族的制度在現實中試行,不再是紙上談兵,原以為本地員工也只能有羨慕的份,沒想到本地有些企業,已在悄悄地落實四天工作制。

上個月,科技公司Salesforce就宣布,全球辦公室在今年接下來,每逢星期五將休息。

公司東南亞總經理蘇吉特告訴《海峽時報》: 「通過這個工作模式,我們已發現生產力升高的趨勢。」

PropertyGuru集團去年起允許員工將一周的工時,濃縮在一周四個工作日、或兩周九個工作日以內。(網際網路)

早在去年,房地產交易平台PropertyGuru集團就開始實施「縮短工作周」(Compressed Work Week),准許員工將一周的工時,濃縮在一周四個工作日、或兩周九個工作日以內,工資不受影響。

另外,該集團也推出「兼職工作制」,允許員工減少工作日、或每周少工作幾小時,同時領取按比例計算的工資(pro-rated pay)。

牙科診所 DP Dental 也在2021年初為旗下部分員工推行四天工作制。例如,病患公關及牙科手術助理,過往每周須有兩天工作11個半小時、兩天工作八小時,以及在周末上班一天。

DP Dental是本地少數落實四天工作制的企業之一。(海峽時報)

在落實四天工作制後,員工每周有兩天上班時間較長、另兩天工時正常,其中一個工作日在周末。

DP Dental 總裁李偉寧透露,縮短工時後,這些員工捨棄了全年加薪,但都繼續領取全額工資。

「員工團隊對四天工作制表示歡迎,尤其是家中有年幼孩子的媽媽……團隊整體而言感覺更開心了。」

三成本地員工認為公司「時機未到」

工時減少、團隊士氣更高昂,員工也有更多私人時間,上述例子證明四天工作制是行得通的,但這些企業顯然屬於本地職場的少數。

雖然有多項調查反映出本地員工心中對四天工作制的吶喊和渴望,但這些受訪者卻不敢抱有太高的期望。

本地受訪員工認為,四天工作制有助於工作與生活平衡、也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等。(海峽時報)

《海峽時報》通過市場調查機構Milieu Insight上個月(7月)針對1000名本地員工進行的調查顯示,每10名本地員工當中,有七人希望能落實四天工作制。

當中,受訪員工認為,四天工作制有助於工作與生活平衡、也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等。

然而,在被問及所屬企業是否已做好準備落實該制度,約三成的員工認為公司還未準備好。僅9%的員工有十足信心,四天制的工作模式有望實行。

專家:不能完全複製英企工作模式

專家指出,新英兩國的文化及商業環境存在顯著不同,本地企業若要落實四天工作制應小心謹慎。(Getty Images)

許多業界人士也坦言,目前要在本地全面落實四天工作制可能言之過早。

中小企業商會會長王騰憶告訴《海峽時報》,每周少工作一天、再加上公定假日等假期,這些都是關鍵的實質考量。

「如果你計算周末及公共假期的日子,其實挺多的。加上在本地,男性必須回營受訓、還有產假、陪產假等。到頭來我們可能會過於不切實際了。」

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余剛揚教授則認為,即便英國的試驗計劃成功,本地企業也應謹慎實行。

「兩國的思維模式、文化、社會期望及商業環境存在顯著的不同之處。」

余剛揚說,本地僱主必須納入考量的是: 這項舉措會如何影響我國的競爭力?倘若競爭者的國家未實施該制度會怎樣?這是否意味著學校也必須轉而落實四天上學制?

全國僱主聯合會表示會留意英國試驗計劃的結果,但不會給予認可。

全國僱主聯合會執行理事長沈錦源告訴《海峽時報》:

「沒有一個一刀切(one-size-fits-all)的模式,能適用於所有的工作場所。」

全國僱主聯合會將留意英國使驗計劃的結果,但不會給予認可。(聯合早報)

雖然四天工作制在本地只是剛剛試行,但靈活工作安排對越來越多本地機構和公司來說,已相當普遍。

除了大機構,公共服務領域也在靈活工作安排方面擔任領頭羊,包括審計署和政府科技局等都允許員工一周有幾天居家辦公。

本地員工在慢慢等待四天工作制到來的那一天,或許也該惜福了。畢竟多數企業現階段所給予的居家辦公選項,在某種程度上已是最大的「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