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該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望,北面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緊鄰。新加坡是全球最為富裕的國家之一,屬於新興的已開發國家,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並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的政府而著稱。新加坡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根據調查,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和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工業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快速發展至今,新加坡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煉油國,以及世界電子工業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潔方面成績斐然,故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綜合概述
中文名稱:新加坡(全稱新加坡共和國)
英文名稱:Republic of Singapore
簡稱:獅城
所屬洲:亞洲
首都:新加坡市(Singapore City)
國慶日:8月9日
國歌:前進吧,新加坡
國家代碼:SGP
官方語言: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
貨幣:新加坡元(SGD)
政治體制:議會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總統陳慶炎,總理李顯龍
人口數量:531萬(2012年)
人口密度:7,257人/平方公里(2012年)
主要民族:華族,印度族,馬來族,歐亞族
主要宗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
國土面積:714.3平方公里
水域率:1.444%
GDP總計:2600億美元(2011年)
人均GDP:50,123美元(2011年)
國際電話區號:+65
國際域名縮寫:.sg
道路通行:靠左駕駛
人類發展指數:0.866(極高)
國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
理工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新加坡共和理工學院、新加坡理工學院、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
國際機場: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實里達機場
火車站:兀蘭火車關卡
港口:吉寶港口、裕廊港、巴西班讓碼頭
國名來源
新加坡是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的一個島嶼,勤勞勇敢的人民在這片彈丸之地創造出了許多世界奇蹟,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航運中心。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324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乘船到達此島,在現今的新加坡河口無意中發現一頭動物形若獅子,於是把這座小島取名"Singapura"。"Singa"就是獅子的意思,"Pura"則代表城市,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這就是新加坡"獅城"的來歷。
在過去,新加坡一直用"新嘉坡"作為其獨立初期的通用中文國名。由於受到當地華僑所帶來的語言(包括粵、客、潮、瓊、閩語等)習慣影響,也在後期出現許多衍生的國名稱謂,例如"石叻"、"叻埠",甚至"實叻埠"等,而外界也普遍以"星洲"、"獅城"、"星島"、"星國",來描述新加坡。

國家象徵
國慶日是8月9日,這是紀念1965年獨立的日子。
國徽由盾徽、獅子、老虎等圖案組成。紅色的盾面上鑲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與國旗相同。紅盾左側是一頭獅子,這是新加坡的象徵,新加坡在馬來語中是"獅子城"的意思;右側是一隻老虎,象徵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歷史上的聯繫。紅盾下方為金色的棕櫚枝葉,底部的藍色飾帶上用馬來文寫著Majulah Singapura,意思是"前進吧,新加坡"。
國旗由上紅下白兩個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長與寬之比為3∶2。左上角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五顆白色五角星。紅色代表人類的平等,白色象徵純潔和美德;新月象徵國家,五顆星代表國家建立民主、和平、進步、正義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顆星的組合緊密而有序,象徵著新加坡人民的團結和互助的精神。
國歌為馬來語 "Majulah Singapura",中文是"前進吧,新加坡"。
國家信約的中文內容是:"我們是新加坡公民,誓願不分種族、言語、宗教,團結一致,建設公正平等的民主社會,並為實現國家之幸福、繁榮與進步,共同努力。"


精神象徵
新加坡的國花叫卓錦·萬代蘭,它有一個姣美的唇片和五個尊片,唇片四綻,象徵四大民族和馬來語、英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四種語言的平等。花由下面相對的裂片拱扶著,象徵著和諧,同甘苦、共榮辱。卓錦萬代蘭全年盛開,代表著新加坡爭取繁榮昌盛的願望與其國民不折不饒、頑強拼搏的精神。
使用語言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漢語、英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四種官方語言。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獨立以後,新加坡按照前英國政府慣例,採用英語作為政府機構以及種族社群之間的主要通行語和教學語。新加坡華裔的籍貫相當繁雜也趨於多樣化,政府在1979年推廣"講華語運動",目的是要扭轉華人使用方言的習慣。目前有超過七成的華人能說漢語,它也是華裔之間的通用語言。
國家首都
新加坡市區(Singapore City)是新加坡共和國的首都,位於新加坡島最南端,面積將近100平方公里。市區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花園城市"之稱。珊頓道是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毗鄰的吉寶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新加坡河從市區流過,1819年,總督史丹福·萊佛士爵士在河口上岸,就預見新加坡適合發展轉口貿易的經濟潛能,於是,把新加坡開設為自由港,吸引各地商人前來進行貿易活動。新加坡河口立著一座乳白石的"魚尾獅"雕像,它是新加坡的精神象徵和標誌。

人口結構
2012年新加坡總人口臨時數字為531萬,其中328萬人屬於新加坡公民和53萬個永久居民簡稱PR,居住在獅城的外籍人士數目相當多,約有150萬人。新加坡公民主要以種族區分:華人即漢族占人口的74.1%,馬來人13.4%,印度人9.2%和歐亞混血人3.3%(包括峇峇娘惹),占了人口的1/4。大多數的新加坡華人源自於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客家人、海南人和福州人等。新加坡人口密度7257人/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全國人類發展指數為0.866 。
根據新加坡統計局資料,新加坡公民人口增長率0.9%,出生率9.5‰(每名婦女1.20個嬰兒),死亡率4.5‰。男女人口比例是 0.972 :1.00。在年齡組別方面,20歲或以下新加坡人達88.5萬人,255萬人介於20-64歲,65歲或以上老年人達37.8萬人。新加坡公民(包括永久居民)的年齡中位數為38.4歲。兩性平均預計壽命82歲,其中男性為79.6歲,女性為84.3歲。
新加坡留學概況:
1、新加坡可以完成世界著名大學課程,及獲得該大學文憑。
2、新加坡是全世界治安最穩定的國家,犯罪率是世界最低。
3、新加坡政府大力支持教育業其中制度延襲英國教育制度,其教育水平和文憑都被教育部認可,其中的學校都是和美國、英國、澳洲、愛爾蘭、紐西蘭等國家著名大學聯辦。
4、新加坡是一個雙語國家(華語和英語)學生可以採取雙語接受教育,學校以教育為本,學生接受英文教育,但可以用華語學術交流。
5、新加坡的費用(生活費和學費)相對英國、澳洲、美國便宜,學生可以在投資最小的情況下獲得最大的收穫。留學費用和生活費用一年總費用只需要7-15萬人民幣。
6、不需要雅思和托福成績。
7、跳板歐美最佳途徑,在新加坡就讀學校的學分可以轉到歐美大學,簽證比較簡單。
8、簽證成功率高,一般2-6周即可拿到簽證。
9、新加坡失業率在全世界最低,而就業機會高,發展空間廣闊,新加坡有600多家跨公司為畢業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機會。
10、新加坡政府放寬移民政策在2007年到2012年間增加20萬綠卡和4萬公民(持新加坡護照可免簽世界186個國家)。

新加坡留學的優勢:
較低的入學檻
新加坡留學無需高考成績,無需托福雅思成績, 就讀大學只需擁有高中1年以上的學歷即可。
優越的教育體系
新加坡獨特的中英文雙語環境和中西方結合的教學模式。
較高的工作收入
新加坡大學的畢業生的起薪可達人民幣1萬到4萬。
寬鬆的移民政策
新加坡中小學就讀2年上和大學畢業一年內即有機會申請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和新加坡公民。
較低的生活費用
新加坡生活消費與中國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近,僅為為歐美國家的三分之一。
轉讀歐美國家的跳板
近三分之一的中國留學生以新加坡作為跳板,本科學成後到歐美國家深造或發展。
完善齊備的教育基礎
新加坡政府教育業的投資占國民生產4%的總值。
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治安
新加坡式世界聞名的花園城市並有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社會治安。學生安心,家長放心。
與中國相近的文化背景
新加坡人口組成華人占70%,生活習慣以及思維模式差異小。
基礎教育
小學六年級生必須參加小學離校考試,考試包括4門主課,根據考試成績進入不同的中學,選修不同的課程。中學教育備有特別和快捷課程,還有普通學術或工藝班,當中一半以上的中學生被分派到快捷課程,小部分學生修讀特別課程,還有大約30%修讀普通(學術或工藝)課程。
小學(6年制)—6年級學生需要參加小學離校考試(PSLE),考試科目為英文、中文、數學和科學。中文和英文各占100分,數學和科學各占50分,總積分為300分。
中學(4年制) — 4年制(特別和快捷班),第四年必須參加全國統一新加坡劍橋'O'水準考試,成績將決定升高中、初級學院和理工學院。
中學(5年制) —5年制(學術及工藝),學術班的學生在中四必須參加N水準考試,通過後才能升上中五參加劍橋O水準考試。工藝班的學生有兩門主課,英文和數學,第四年必須參加劍橋N水準考試,大多數學生在N水準考試後不再修讀第五年課程,而直接進入技術學院。
高校及培訓
在中學畢業後,半數以上的學生將進入中學以後的教育中心,如理工學院和工藝教育學院,而其中只有一部分能夠最終進入大學。其餘大約15%的畢業生則進入初級學院和高中,其中大多數將進入大學。
工藝教育學院 (2年制)—考取技術文憑 ( ITE 證書課程)。
高中(3年制) / 初級學院(2年制) —考取劍橋A水準文憑,成績將決定大學的去向。
理工學院—3年制的大專課程(文憑課程),包括理論和實習。成績優秀的畢業生將豁免大學第一年課程。
大學 —除了醫學、法學等專科外,一般需3年來考獲普通學位,榮譽學位需4年。
直通車計劃
"直通車計劃"允許一些成績優異的學生跳過普通'O'水準考試,而直接在6年教育(中學+高級中學)之後參加'A'高級水準考試。目前,教育部正在探討"直通車"未來的發展方向,參與該計劃的學校並不多。
私立學院
新加坡的私立學院提供兩種課程:預科的課程文憑以及學位的課程。其中學位課程都是與國外大學合作辦學所頒發的國外大學文憑。新加坡教育部在2010年開始實施一個全新私立院校認證資格叫 "教育信託保障計劃"(EduTrust Scheme)。整個計劃會探討以下領域:私立教育機構的財務管理和健康;強調學術性流程,例如課程設計和發展、學生跟進和發展、學生評估及教師的篩選和本地學生的學費保護。該計劃為較好的私立教育機構提供了一個途徑,以突顯其在管理和提供教育服務之關鍵領域具備良好的水平。
文章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