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顯龍籲請新加坡支持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小圖、左),以及他率領的第四代領導團隊。小圖右為新加坡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早報網照片)
人才是新加坡最寶貴的資源,除了積極培養本地人才,政府也會繼續吸引全球頂尖人才來新,特別是在有發展潛能的領域。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強調,人才對國家的成功至關重要,新加坡須不斷建立全球一流的人才庫,除了壯大本地人才外,也需要吸引和留住頂尖人才。
他指目前雖有招攬外籍專才的計劃,特別是在科技行業,但還須要做得更多,尤其是在具有良好發展潛能的領域,希望能吸引各地頂尖人才考慮來新加坡。
《聯合早報》報道,李顯龍昨晚發表國慶群眾大會演說時,也分享了新加坡過去的經驗。他說,1990年代政府決定大力發展生物醫學後,時任國家科技局主席楊烈國到各大頂尖大學和研究機構,尋找最優秀的生物醫學科學家、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其中一些頂尖人才成功被說服來新。楊烈國把這些人才形容為「鯨魚」,他們來新加坡後協助培養和指導「小魚」,提升本地人材。
多年之後,新加坡成功創建了一個生物醫學生態系統,許多早期的「小魚」已成為主要研究人員,帶領團隊。近年也陸續吸引國際藥廠包括賽諾菲(Sanofi)和BioNTech來設廠生產疫苗。
「如果我們沒有在30年前尋找頂尖人才,持續建立我們的生物醫學研究團隊,培養本土人才,這一切都不會發生。這就是頂尖人才能夠帶來的變化。」
續建新航廈發展港口
李顯龍強調,機場和港口在確保新加坡與世界接軌扮演關鍵角色,新加坡繼續推動樟宜機場第五搭客大廈(T5)和大士港口發展的決定,向全世界發出了強大和明確的信號,即新加坡在疫情中越戰越勇,也全力以赴。
他指出,T5重新設計後會更有彈性、更能變通,這個「巨無霸」在2030年代中竣工後,不僅能向全世界展示新加坡的面貌,也會是所有新加坡人引以為傲以及能夠享受的地方。
T5啟用後,每年可接待多達約5000萬訪客人次,比T1和T3這兩個搭客大廈加起來還要多。毗鄰T5的樟宜東商業休閒區(Changi East Urban District)將為新加坡人製造更多工作、交流和玩樂的機會。
新加坡原本計劃2020年為T5建設項目開始招標,但因冠病疫情暫緩兩年,今年5月宣布重啟,預計建築工程兩三年內展開。
至於大士港口(Tuas Port)則分四個階段發展,第一階段的首兩個泊位已於去年底正式投入運作,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船隻。
新加坡去年全年貨櫃吞吐量為3750萬個標準箱(TEU),創下歷史新高。大士港口約20年後全面投入運作時,預計每年的吞吐量將達6500萬個標準箱,幾乎是目前水平的兩倍。
領導人交接回到正軌
新加坡正在學習與冠病病毒共存,並進入一個新常態。早前因為疫情而擱置的領導人交接,如今回到了正軌,李顯龍籲請新加坡人支持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以及他率領的第四代領導團隊。
他說,面對疫情、地緣政治危機和經濟的未知、敏感的內部問題,以及國家長遠的規劃和建設這些挑戰,新加坡能否成功取決於三大基本原則,那就是擁有團結的人民、高素質的領導團隊,以及人民和領導人之間的高度互信。
「即便我們有最好的計劃,但是沒有這三個基礎,也會是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