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5年女皇鎮瑪格烈通道麗興金莊發生36萬元大劫案。匪黨取締組將情報通知馬國警方,導致五匪分別在怡保與檳城落網。兩國警方合力起回一批財物,三把槍與30發子彈。(海峽時報)
作者 何盈
喜歡看香港警匪片的朋友,必定久聞O記(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的大名。

香港的O記在執法時,會穿上寫著「OCTB」(Organised Crime and Triad Bureau,簡稱O記)的無袖外套。(網際網路)
我國CID也有個Organised Crime Branch(簡稱 O Crime) ,70年代以前沒有固定的中文譯名,後統一譯為「匪黨取締組」,專門負責處理槍械與軍火犯罪,以及有組織的犯罪案件。
跟香港O記不同的是:對付三合會(本地稱為私會黨),是交由私會黨調查組(SSIB)負責。

1999年國家博物院展示的私會黨展覽的門面。在新加坡,私會黨也講究道德規範,所有入洪門者都必須遵守『三十六誓』。(圖片取自《新加坡的私會黨》)
對付槍匪,原本是前私會黨取締處負責的,後因私會黨活動猖獗,為了更好分配警力,1975年成立了匪黨取締組。
當年4月,該組改組擴大陣容,特別挑選了一名智勇雙全的警官前來掌管,他便是符氣境代副警監。

1976年10月10日,《南洋商報》第三頁。(NewspaperSG)
他是新加坡大學榮譽班畢業生,學貫中西,加入警隊之前,曾在政府部門服務。調去刑偵局之前,他指揮過鎮暴隊,擔任過警方發言人,美芝路警署刑事主任。

1976年10月10日,《南洋商報》第三頁。(NewspaperSG)

1976年10月10日,《南洋商報》第三頁。(NewspaperSG)
在一名助理警監、8名警長、一名駐署探長、8名警曹,還有32名警探輔助下,這批掃槍擒匪的先鋒,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不到三年,偵破了200多起以槍械為主的罪案。
符氣境也因此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於1976年11月,正式升為副警監,1977年調任中央警署刑事主任,後升為署長。1978年,他又調去鎮暴隊,但卻急流勇退,掛冠而去。
符氣境破獲的大案,包括以下幾起:
1975年3月,女皇鎮瑪格烈通道麗興金莊發生36萬元大劫案,在他上任後不到一個月,查知干案五匪的行蹤,並將情報通知馬國警方,導致五匪分別在怡保與檳城落網。兩國警方合力起回一批財物,三把槍與30發子彈。
同年6月,實龍崗路上段一公司被劫,匪黨取締組在30分鐘後接獲情報,突擊循環路第41座組屋,將正在分贓的三名嫌犯一網成擒,起回現款與贓物,破獲兩把槍與六枚子彈。
1975年10月12日,四匪械劫武吉智馬聯益金融,搶去5000元,駕走公司的馬賽地。可是,在逃跑半途遇上車禍,兩匪在路障中落網,另兩匪過後被捕,最後一名自知大勢已去,向警方自首,警方起回一把槍。
1976年2月17日,符氣境率領手下突擊紅山弄第88座組屋,與通緝犯華仔駁火,出動鎮暴隊神槍手,當場擊斃華仔,粉碎以他為首的六人匪黨,捉了多名黨員,起獲一批槍械與子彈。
這支匪黨從1975年3月到1976年2月期間,打家劫舍,在全國8個警區的當中6個管轄範圍內,干下最少17起武裝劫案,劫去的財物共值約50萬元。
時任警察總監陳德欽在華仔伏誅的第二天,傳令嘉獎匪黨取締組。

時任警察總監陳德欽。(海峽時報)
在頒獎禮上,總監特別點名榮獲最高榮譽獎狀的符氣境,稱讚在他英明領導之下,匪黨取締組在1975年7月至1976年,粉碎了最少10個武裝匪黨,三個勒索黨,以及三個破門行竊黨,起回超過100萬元的財物。
他指出,1976年新加坡全年的罪案也因此大大減少,總共是1萬7830起,是1957年即20年以來的最低記錄。 (陳德欽是我國獨立後第二任警察總監,2003年病逝,享年77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