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現任總統哈利瑪將於今年9月將結束6年的任期,那麼有關誰會是下一屆總統的話題,引發了不少的熱議。今天我們暫且不討論下一屆總統到底花落誰家,聊一聊新加坡總統的選舉標準和流程,看看一名普通的新加坡公民距離成為一名總統,到底有多遠?與此同時,也順便對比一下,成為總統與總理,哪一個相比更容易?
你知道嗎?新加坡自建國以來,一共產生過8位總統,首位總統是尤索夫·伊薩,相信只要來到新加坡的朋友,都不會陌生,可能你不認識他,但你一定見過他的照片,想到了嗎?他就是新加坡紙幣上印的那位人物,包括我自己在內,剛到新加坡的時候,也一直好奇新幣上的那個人是誰,現在你知道答案了吧。

新加坡的前四總統,都是由國會委任,從第五任王鼎昌開始,才改成民選,一直到現在。2016年修改憲法,規定如果連續五屆,也就是30年內沒有某個種族代表當選總統,那麼第6屆的總統選舉,將保留給這個種族的代表。
像上一屆的總統選舉,因為之前的五屆總統,都是由華人和印度人擔任,所以按憲法規定,這屆總統就保留給了馬來族的候選人,不過,上一屆的總統競選,僅僅有哈利瑪唯一一個候選人,因此自動當選,她也是新加坡繼首任總統尤索夫卸任的近半個世紀後,第二位馬來總統。
下面重點來了,如何參選新加坡總統,條件是什麼,容易嗎?我們具體來看。總統候選人參選條件,主要有三個。首先,也是最基本的一條,需要滿足在新加坡累計居住滿10年,並且是年滿45歲的新加坡公民。很簡單對吧,相信這個條件,多數的新加坡人都符合。

但是,畢竟是總統選舉,一定會有限定條件,其實主要看的是候選人的資歷,要麼你是高級公職人員,並嚴格限定,必須曾經出任過內閣部長、國會議長、總檢察長、公共服務委員會主席、審計長等,或公積金局、建屋局、金管局,或者是在新加坡國營企業像裕廊集團、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和淡馬錫控股擔任過最高行政職位,這樣下來,真正符合這項條件的,在新加坡可謂是屈指可數的,對普通人來說,幾乎是望塵莫及。
當然,如果你沒有這些高級公職人員的工作經歷,想要參選,還是有機會的,但必須滿足限定條件,必須在私人企業擔任過最高行政職位,任職至少六年,所在的公司,在他離任前三個財政年年末的股東權益平均要有5億新幣等,所謂股東權益,是企業總資產中扣除負債所餘下的部分,也稱為凈資產,大家覺得這個標準如何?

如果大家對這個標準,沒有什麼概念,不妨去查一下,新加坡年均凈資產在5億新幣的私企,看看到底有多少家,再算算,在這當中,任職超過6年的CEO又有多少位,大家腦海中就有概念了。說實話,這個條件是蠻苛刻的。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門檻實在是過高。
在這裡,我順便簡單說一下普通人如何成為一名總理。大家需要注意,哪怕你是一個普通人,只要在工作崗位上做出成績,或者在自己的領域有突出表現,也有很大機會被吸納到政黨的候選人行列,順利的話,就可以被推薦參加大選,一旦在大選中票選勝出,那麼就會成為國會議員,基本會被委任到部長或政務部長等政府部門任職,如果能在眾多議員和部長中脫穎而出,那麼是有很大幾率成為總理接班人的。

然而在總統選舉中,幾乎99.999%的人都已經止步第一關了,更甭說下一步了。需要特別注意,如果一個人很幸運,恰好符合以上所有條件,同時需要額外滿足這個人沒有被法庭判刑超過一年或被罰款超過1萬新幣,這個人也要品格優良。是不是很難,難就對了,畢竟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特別是那些位居金字塔頂尖的人。
不過,新加坡總統的薪水還是蠻誘人的,僅次於總理的220萬新幣,每年為154萬新幣。具體的工作職責又是什麼呢,像保管國家儲備金的第二把鑰匙,委任總理,拒絕解散國會;以及對一些法案和政府公司預算的否決權等,另外還可以赦免死囚,但是須聽取內閣的建議。

總體來說,新加坡總統履行的更多是象徵性國家元首的職責,換句話說,與部長總理相比,沒有太多KPI要求,所以單純從一份工作來考量,總統這份工作,可謂是,事少錢多,你心動嗎?哈哈,反正我是心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