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即將在9月1日舉行2023年的總統選舉,這是一場關乎國家未來的重要選舉。三位候選人——尚達曼(Tharman )、黃國松(Ng Kok Song)和陳欽亮(Tan Kin Lian)都有著各自的優勢,也有著各自的支持者和反對者。他們都聲稱自己能夠作為一個公正、無畏和有利於新加坡利益的總統,且聽他們怎麼說?

圖片來源:CNA
在周一(8月28日)晚上,三位候選人參加了一場由CNA主辦的直播論壇,回答了九個問題,涉及到他們的獨立性、團結力、領導力、經濟觀點和對新加坡未來的願景等話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重點分析他們對於兩個問題的回答,即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政治關係,以及他們將如何成為新加坡團結人物。
政治關係是否影響獨立性?
作為總統,獨立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品質,因為總統需要在保護國家儲備、任命高級公務員和行使否決權等方面發揮監督和制衡的作用。如果總統受到政治壓力或利益影響,那麼他就可能無法為新加坡的利益著想,而是為某些政黨或集團服務。
在論壇上,主持人奧特利·愛德華茲(Otelli Edwards)指出,三位候選人中的每一位都與執政者、執政黨或反對黨有關。
她問:「你如何說服選民,你會毫無畏懼或偏袒地行使你的權力,為新加坡的利益著想?」
尚達曼,曾是前高級部長,他說總統競選應該是關於參與競選的個人,他們的品格和履歷。他說:「如果我們用你是否是政黨成員或不是政黨成員這樣的標籤來判斷。我認為這非常簡單。」他補充說,這將排除了前總統王鼎昌(Ong Teng Cheong)和陳慶炎(Tony Tan),以及過去的總統候選人陳清木(Tan Cheng Bock)。
它還會排除那些可能不是政黨成員但是高級公務員的人,他們「因為老闆是政治人物而得到職位」。「他們是否因此而對老闆有所義務?不一定,這取決於個人。」尚達曼說。
尚達曼認為,用政治關係來標籤候選人是一種「過於簡單」的思維,這會忽視候選人的個性、品格和履歷。他認為,重要的是要看候選人是否有骨氣、是否有履歷、是否能夠獨立思考和判斷。他舉例說,即使是私營公司的老闆或者依賴政府合同或資金的企業家,也不一定就不能獨立,這取決於他們的品格和履歷。

圖片來源:CNA
黃國松則強調了自己作為唯一沒有任何政治關係的候選人的優勢。他說:「如果你有被任何政黨支持或認可的候選人,就有危險,因為總統可能會受到影響,為有關政黨的政治議程服務。
」黃國松擁有長期的公共服務經歷,曾在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GIC工作了近30年,並擔任過集團首席投資官。他說,他的經驗讓他了解新加坡的經濟和金融體系,以及如何保護國家的儲備。他說,他沒有任何政治偏見或利益衝突,可以作為一個公正和中立的總統。

圖片來源:CNA
陳欽亮則表示,他不相信政治操作,因為它會分散注意力,影響解決問題的能力。他說,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新加坡人面臨的問題,並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他說,新加坡有許多「過去幾十年未能解決」的問題,例如低生育率和「生活變得更加困難」。他說,這些問題不應該被政治化,而應該被認真對待。陳欽亮曾是國民信託合作社(NTUC Income)的執行長,也是一位社會活動家和作家。他得到了一些反對派人物的支持,包括兩位前總統候選人陳清木博士和陳志賢。

圖片來源:CNA
從三位候選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們都試圖展示自己的獨立性和公正性,但是他們對於政治關係的影響有不同的看法。尚達曼認為政治關係不是決定性的因素,而是要看個人的品格和履歷;黃國松認為政治關係是一個潛在的風險,而且應該避免;陳欽亮認為政治關係是一個干擾因素,而且應該忽略。
如何成為團結人物?
團結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品質,因為總統需要在面對種族、宗教、社會和政治上的多樣性和分歧時,能夠凝聚新加坡人民,並且引領他們共同迎接挑戰和機遇。如果總統不能成為一個團結人物,那麼他就可能導致新加坡社會出現裂痕和衝突。
在論壇上,三位候選人被問及他們將如何成為新加坡團結人物?
黃國松說,他想鼓勵更多的種族間互助,因為過去太過強調關心自己的種族或宗教社區。他說:「第二件事是要不斷提醒新加坡人,我們是一個團結的國家。」
他描述了他的競選標誌,即中間有一顆心的手掌,「當一根手指受傷時,整個手掌都會感到痛苦,所以我們必須培養這種對其他社區人民的同理心和同情心。」黃國松認為,新加坡人應該有一種共同體意識和責任感,並且要關心彼此的福祉。

圖片來源:臉書
尚達曼則強調了兩點:一是要深化多元文化,並參與彼此的文化;二是要尊重觀點的差異,並尋找共同點。他說:「我多年來發現,幾乎沒有什麼分歧是無法彌合的。我們必須努力彌合這些分歧。即使你不能在所有事情上達成一致,也要尊重不同的視角,並尋找共同點。」尚達曼認為,新加坡人應該有一種開放和包容的態度,並且要有溝通和協商的能力。

圖片來源:臉書
陳欽亮則採取了不同的策略,他說,團結人民最重要的因素是他們應該感到經濟上的安全,所以「解決」經濟形勢是關鍵。「現在的主要問題是人們覺得生活成本太高,住房太貴,工作不穩定。現在,如果我們能解決這個問題,這是我的主要目標,那麼人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自己之外的事情,進入社區,進入整個社會,他們就會變得更加團結。」陳欽亮認為,新加坡人應該有一種經濟上的信心和安全感,並且要關注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圖片來源:臉書
從三位候選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們都試圖展示自己的團結力和領導力,但是他們對於如何實現團結有不同的方法和側重點。黃國松強調了社區間的互助和同情;尚達曼強調了文化間的參與和尊重;陳欽亮強調了經濟上的解決和信心。
總統選舉的競選活動已進入最後階段。新加坡人將於9月1日投票。三位候選人都有著各自的優勢和劣勢,也有著各自的支持者和反對者。那麼,新加坡人會選擇哪一位候選人作為他們的總統呢?
總統是國家元首和象徵性領袖。總統不僅要履行憲法賦予他的權力和職責,還要扮演一個團結、穩定和繁榮新加坡的角色。總統還要代表新加坡與其他國家建立友好關係,並在國際舞台上提升新加坡的聲望。
因此,總統選舉不僅是一場個人之間的競爭,也是一場關乎國家利益和未來發展的選擇。每一位候選人都有著自己的願景和主張。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希望新加坡能夠保持一個團結、穩定和繁榮的國家。我們也希望無論誰當選總統,都能夠尊重新加坡人民的意願,維護新加坡的利益,促進新加坡的發展,增進新加坡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