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新加坡10月份核心通貨膨脹率放緩至5.1%,8個月來首次放緩,這讓決策者有理由在經濟增長風險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避免收緊貨幣政策。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貿工部周三發布聯合聲明指出,10月核心通脹率(不包括私人交通和住宿)較去年同期增長5.1%,稍微低於經濟學者的預測和9月的5.3%。
根據聲明,核心通脹放緩是由電力和天然氣、零售和其他商品與服務價格小幅上漲所推動。
整體通脹率從9月份的7.5%滑落到10月份的6.7%,原因是私人交通費漲幅放緩。
按月比較,10月份核心消費價格指數上升0.1%,整體消指則滑落0.4%。

該數據為決策者提供了暫停貨幣緊縮的空間,自去年10月以來,新加坡已5次緊縮貨幣。根據該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數據,第3季度的增長比最初預期還弱,由於全球經濟放緩,明年的擴張可能會大幅放緩,這將成為當局暫停進一步調整的理由。
金管局和貿工部預測,新加坡今年的整體通脹率平均會達到6%,核心通脹則達4%。
「由於目前國內勞動力市場緊張局勢緩解,全球通脹趨緩,核心通脹指標預計將在未來幾個季度保持高位,直到2023年下半年才明顯地放緩。」
第3季經濟增長4.1%
新加坡第3季國內生產總值經修正按年增4.1%,低於政府增長4.4%的初值。經季節調整,該國經濟按季增1.1%,初值為增長1.5%,相比次季萎縮0.1%。
貿工部預計,2022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幅約為3.5%,處於之前預估的3%至4%的中間點,2023年增長料將放緩至0.5%至2.5%。
最新貿易數據顯示,10月非石油出口23個月來首次下降。隨著美國經濟放緩和中國清零政策導致需求降溫,這加劇了全球貿易減速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