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有這麼個說法:新加坡在尚未批准使用北京科興新冠疫苗之前,首批疫苗就運抵新加坡,這種「不尋常」懷疑是北京向新加坡施壓,讓新加坡進口批准使用這款疫苗。


3月24日,在新加坡政府抗疫跨部門領導小組的記者會上,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回復記者有關詢問時,明確表示:此事「不存在施壓,不存在任何人試圖做出影響」(there was no coercion, there's no influence by other bodies)。
對於疫苗採購,領導小組聯合組長、教育部長黃循財說,新加坡政府在尚未批准任何疫苗時就已經預購輝瑞、莫德納、北京科興三款疫苗。在預購之後,產商才陸續完成大規模疫苗試驗並提交數據;只有在新加坡衛生科學局獲得這些數據並仔細評估,認為合格之後,才會批准使用。

黃循財坦言,在未批准疫苗之前就預購,當然存在風險,因為預購的疫苗未必全都能過關。但是,預購是為了保證能儘早獲得疫苗貨源保證。
麥錫威說,新加坡與輝瑞、莫德納、北京科興簽署的預購合同都設有時間表,在這個時間表下,廠商應提供疫苗數據供新加坡衛生科學局評估。為了節約時間,廠商可以陸續提供數據,而不是一次性提供完整數據。
輝瑞和莫德納都及時提交了數據,並根據合同約定送貨,因此衛生科學局能在疫苗送抵新加坡不久就能給予批准使用。
麥錫威說,跟輝瑞和莫德納一樣,北京科興也是按合同約定送貨。不過,北京科興尚未提交所有所需的疫苗數據。
儘管尚未接到北京科興的全部數據,衛生科學局仍開始評估手頭上已接獲的數據。
衛生部長顏金勇說,2月23日接收的首批20萬劑北京科興疫苗,是生產商按合同約定運抵新加坡;新加坡衛生科學局仍與產商接洽,請廠商提供詳盡數據以評估疫苗的安全性。
在記者會上,有人問新加坡是否考慮採購俄羅斯「衛星五號」疫苗。麥錫威答,新加坡有個獨立的疫苗專家委員會,由這個委員會獨立評估是否採購某種疫苗;他補充說,如果「衛星五號」疫苗在委員會的評估名單中,他不會感到意外。
